旋流泵气液、固液两相流输送特性试验及数值模拟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概述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旋流泵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两相流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模型泵选型及网格划分 | 第16-24页 |
·旋流泵设计概要 | 第16-17页 |
·设计原则 | 第16-17页 |
·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及主要水力参数 | 第17-20页 |
·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 第17-20页 |
·模型泵造型及水力结构参数 | 第20-21页 |
·模型泵网格生成 | 第21-22页 |
·旋流泵三维造型 | 第21-22页 |
·旋流泵内部流动区域网格生成 | 第22页 |
·旋流泵内部两相流场计算模型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旋流泵气液两相流混输特性试验 | 第24-36页 |
·泵汽蚀性能 | 第24-26页 |
·汽蚀机理 | 第24页 |
·旋流泵汽蚀性能 | 第24-25页 |
·离心泵汽蚀性能 | 第25-26页 |
·模型泵实验方法及型式试验 | 第26-31页 |
·试验仪器及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型式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29-31页 |
·无叶腔中心点流场测试 | 第31-33页 |
·气液两相流特性试验 | 第33-35页 |
·特性计算 | 第33页 |
·泵性能测试结果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旋流泵固液两相流场的外特性试验 | 第36-49页 |
·两相流泵的受力分析 | 第36-37页 |
·特性计算 | 第37-38页 |
·固液两相流特性试验 | 第38-47页 |
·试验仪器 | 第38-39页 |
·菜籽清水混输特性试验 | 第39-41页 |
·小麦清水混输特性试验 | 第41-43页 |
·黄豆清水混输特性试验 | 第43-45页 |
·不同粒径颗粒清水混输特性试验 | 第45-47页 |
·外特性分析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旋流泵内部气液两相流场数值模拟 | 第49-59页 |
·气液两相流控制方程 | 第49-52页 |
·控制方程的建立 | 第49-50页 |
·相间作用力 | 第50-51页 |
·紊流模型 | 第51-52页 |
·基本参数 | 第52页 |
·边界条件 | 第52-53页 |
·CFD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3-58页 |
·静压分布 | 第53-55页 |
·速度场分布 | 第55-57页 |
·气相体积浓度分布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旋流泵内部固液两相流场数值模拟 | 第59-71页 |
·固液两相流控制方程 | 第59-62页 |
·控制方程的建立 | 第59-61页 |
·相间交换系数 | 第61页 |
·两相湍流模型 | 第61-62页 |
·基本参数 | 第62页 |
·边界条件 | 第62-64页 |
·CFD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4-69页 |
·静压分布 | 第64-65页 |
·速度场分布 | 第65-67页 |
·固相体积浓度分布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数值计算结论 | 第71页 |
·试验结论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