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湖南乡试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 ·清代乡试研究 | 第14-16页 |
| ·清代湖南乡试研究 | 第16-17页 |
| ·对目前研究状况的反思 | 第17页 |
| ·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 ·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 第2章 “两湖分闱”与清代湖南乡试 | 第19-67页 |
| ·两湖分闱 | 第19-30页 |
| ·分闱的主要原因 | 第19-20页 |
| ·分闱对湖南人才群体的影响 | 第20-22页 |
| ·湖南贡院历次修建 | 第22-24页 |
| ·乡试制度建设 | 第24-30页 |
| ·“两湖分闱”前、后乡试对比分析 | 第30-34页 |
| ·分闱前乡试情况 | 第30-31页 |
| ·分闱后乡试情况 | 第31-33页 |
| ·分闱前、后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 ·清代湖南乡试主考官 | 第34-53页 |
| ·乡试正主考官情况 | 第35-44页 |
| ·乡试副主考官情况 | 第44-52页 |
| ·乡试正、副主考官分析 | 第52-53页 |
| ·清代湖南乡试试题 | 第53-67页 |
| ·清代乡试试题概述 | 第53-55页 |
| ·乡试试题 | 第55-63页 |
| ·乡试试题分析 | 第63-67页 |
| 第3章 明、清两代湖南举人区域分布 | 第67-86页 |
| ·明代湖南举人区域分布 | 第67-75页 |
| ·明代湖南乡试基本概况 | 第67-70页 |
| ·明代湖南举人区域分布 | 第70-73页 |
| ·举人区域分布与进士区域分布的契合度 | 第73-75页 |
| ·清代湖南举人区域分布 | 第75-83页 |
| ·各府州县举人的绝对数量分布 | 第75-79页 |
| ·以人口规模为参照的各府相对举人数量分布 | 第79-80页 |
| ·举人区域分布与进士区域分布的契合度 | 第80-83页 |
| ·明清湖南举人区域分布比较 | 第83-86页 |
| ·明清两代湖南举人区域分布的相似性 | 第84-85页 |
| ·明清两代湖南举人区域分布的差异性 | 第85-86页 |
| 结论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 致谢 | 第93-95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