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9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外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及互助担保基金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论文框架 | 第17-18页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互助担保的产生 | 第19-29页 |
·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及原因 | 第19-22页 |
·中小企业自身原因 | 第19-20页 |
·金融服务配套错位 | 第20-21页 |
·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欠缺 | 第21-22页 |
·中小企业互助担保的产生 | 第22-23页 |
·现行互助担保基金的主要形式 | 第23-24页 |
·互助担保公司 | 第23页 |
·互助担保协会 | 第23-24页 |
·准互助担保公司 | 第24页 |
·中小企业建立互助担保基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第24-29页 |
·中小企业建立互助担保基金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中小企业建立互助担保基金的现实可行性 | 第26-29页 |
第3章 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的创新—ESMGF 模式 | 第29-44页 |
·当前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资金实力较弱 | 第29页 |
·放松审批条件引发代偿风险 | 第29页 |
·政府干预使其难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 | 第29-30页 |
·互助担保基金承担全部风险不利于分散风险 | 第30页 |
·互助担保基金的创新模式—ESMGF 模式、运作机制 | 第30-44页 |
·互助担保基金管理 | 第30-34页 |
·组织结构设计 | 第34-36页 |
·担保业务流程 | 第36-41页 |
·风险内控制度建设 | 第41-44页 |
第4章 基于博弈的ESMGF 担保业务分析 | 第44-52页 |
·博弈模型 | 第44-48页 |
·若干假设与说明 | 第44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44-46页 |
·ESMGF 模式的博弈均衡分析 | 第46-48页 |
·影响ESMGF 模式的因素分析 | 第48-51页 |
·影响P(L)的因素 | 第48页 |
·影响EP 的因素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第5章 推广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模式的政策建议 | 第52-57页 |
·整合中小企业集群资源 | 第52-53页 |
·加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引导 | 第52页 |
·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提高监管力度 | 第52-53页 |
·强化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功能 | 第53-55页 |
·加强产业集群行业协会的作用 | 第53页 |
·发展与协调互助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关系 | 第53-55页 |
·提高中小企业互助担保融资管理水平及风险控制能力 | 第55-57页 |
·尽快完善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内部组织运行机制 | 第55页 |
·尽快完善再担保机制 | 第55-56页 |
·尽快出台互助担保相关法律法规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