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

法律经济学中的相互性思维

摘要第1-8页
第一章 案例引发的问题第8-11页
 一、“百度侵权案”的背后第8-9页
 二、问题的实质和面向第9页
 三、追求一种解决方法第9-11页
第二章 传统的法律解决方法第11-21页
 一、对“百度侵权案”的解读第11-13页
 二、法律形式主义的思维方法第13-15页
  (一) 思维具有单向性第13-14页
  (二) 逻辑工具至上第14页
  (三) 法官自由裁量的不可避免第14-15页
 三、庇古传统第15-18页
  (一) 外部性问题及解决的进路第16页
  (二) “庇古传统”的核心观点第16-18页
 四、传统方案存在的问题第18-21页
第三章 相互性思维下的方案第21-32页
 一、相互性思维的缘起第21-22页
 二、科斯的意指第22-25页
  (一) 构成科斯命题核心的相互性第22-23页
  (二) 作为工具的相互性第23-24页
  (三) 具备国家意识的相互性第24-25页
  (四) 符合探效逻辑的相互性第25页
 三、相互性思维的实际应用和博弈特征分析第25-32页
  (一) 《社会成本问题》中相互性思维的运用第25-27页
  (二) 在“百度侵权案”中的相互性思考及其更广泛应用第27-29页
  (三) 相互性思维的博弈特征分析第29-32页
第四章 相互性思维的法哲学基础第32-38页
 一、相互性思维根本上是改良的思维第32-33页
 二、相互性思维的实用主义哲学第33-38页
  (一) 达到社会欲求的目标是根本目的第34-35页
  (二) 人的利益实现是落脚点第35-36页
  (三) 相互性的工具性哲学基础第36-38页
第五章 结论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析当代中国法律移植的文化障碍
下一篇:法律解释方法之适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