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凌源市农民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课题提出的背景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国外农民素质提升模式研究第11-12页
     ·国内农民素质提升模式研究第12-13页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3-15页
第二章 农民素质的内涵第15-18页
   ·新型农民第15页
   ·农民素质的内涵第15-16页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素质第16-18页
第三章 凌源市农民素质现状第18-31页
   ·农村劳动力资源第18-20页
     ·概况第18页
     ·区域分布第18-20页
   ·农村住户第20-23页
     ·农民收入第20页
     ·农户支出第20-21页
     ·购买商品第21-22页
     ·售出产品第22-23页
   ·农民素质现状第23-31页
     ·文化素质第23-24页
     ·科技素质第24-26页
     ·经营管理素质第26-28页
     ·思想道德素质第28-29页
     ·健康素质第29-30页
     ·法律素质第30-31页
第四章 农民素质的制约因素及影响第31-36页
   ·农民素质的制约因素第31-33页
     ·自然条件第31页
     ·素质教育第31-32页
     ·农民自身第32-33页
   ·农民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第33-36页
     ·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第34页
     ·影响农民收入提高第34页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第34-35页
     ·影响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第35-36页
第五章 提升农民素质的对策第36-43页
   ·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第36-37页
     ·农村基础教育第36页
     ·成人职业教育第36-37页
     ·教育资源整合第37页
   ·提升农民科技素质第37-39页
     ·科普宣传第37页
     ·科普网络第37页
     ·科普惠农第37-38页
     ·科普活动第38-39页
   ·提升农民经营管理素质第39-40页
   ·注重引导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第40-41页
   ·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农民健康素质第41页
     ·健康教育第41页
     ·卫生服务体系第41页
     ·文体活动第41页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法律素质第41-43页
     ·法制宣传第41-42页
     ·法律意识第42页
     ·基层民主第42-43页
第六章 凌源市农民素质提升规划第43-45页
   ·总体目标第43页
   ·主要任务第43-44页
   ·推进措施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附录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历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沈阳地区农村青年中心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营口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