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相关领域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0-15页 |
·论文的主要成果 | 第15-16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理论和技术基础 | 第18-30页 |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 第18-24页 |
·基本空间坐标变换 | 第18-20页 |
·空间任意旋转变换 | 第20-22页 |
·四元数与空间任意旋转 | 第22-24页 |
·Windows系统多显示器技术 | 第24-25页 |
·基于MFC应用程序的执行过程 | 第25-27页 |
·SDI应用程序的启动和退出过程 | 第26页 |
·MDI应用程序的启动和退出过程 | 第26-27页 |
·三维物体表示与建模 | 第27-29页 |
·OpenGL建模的局限性 | 第28页 |
·常见三维图形数据文件格式 | 第28-29页 |
·本章总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3DS模型数据处理和显示的研究 | 第30-45页 |
·3DS模型关键帧数据的结构 | 第31-34页 |
·3DS图形文件构成 | 第31页 |
·3DS模型关键帧数据的结构 | 第31-34页 |
·3D模型数据结构 | 第34页 |
·3DS模型关键帧数据的处理方法 | 第34-36页 |
·3D模型法线向量的处理方法 | 第36-41页 |
·OpenGL显示中法向量的作用和效果 | 第36页 |
·从3D模型数据中求解OpenGL法向量 | 第36-38页 |
·传统的法向量求解方法 | 第38-39页 |
·改进的法向量求解方法 | 第39-40页 |
·两种法向量求解方法的比较 | 第40-41页 |
·3D模型中重复顶点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第41-44页 |
·3D模型重复顶点产生的问题 | 第41-42页 |
·3DS模型重复顶点的删除方法 | 第42-44页 |
·本章总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3DS模型关键帧数据的研究 | 第45-67页 |
·概述 | 第45-48页 |
·3DS模型显示中发现的问题 | 第45-47页 |
·3DS模型关键帧数据的研究方法 | 第47-48页 |
·3DS模型物体坐标和关键帧变换数据的关系 | 第48-55页 |
·3DS模型物体坐标数据的基本概念 | 第48-50页 |
·3DS模型关键帧数据的结构和含义 | 第50-52页 |
·3DS模型物体坐标和关键帧数据的基本关系 | 第52-55页 |
·3DS模型物体位置、面方向和关键帧缩放数据的关系 | 第55-58页 |
·关键帧缩放数据为负时产生的问题 | 第55-57页 |
·关键帧缩放数据为负的实例测试数据 | 第57-58页 |
·3DS模型物体坐标和关键帧支点数据的关系 | 第58页 |
·3DS模型关键帧数据分层处理方法 | 第58-60页 |
·3DS模型关键帧数据的组织方式 | 第58-60页 |
·3DS模型关键帧对象父节点对象的确定方法 | 第60页 |
·3DS模型实例对象和参考对象坐标和关键帧数据的关系 | 第60-62页 |
·3DS模型简单实例对象坐标和源对象坐标的关系 | 第61页 |
·3DS模型成组实例对象坐标和源对象坐标的关系 | 第61-62页 |
·3DS模型网格对象、实例对象和参考对象坐标的联合求解方法 | 第62-63页 |
·3DS模型关键帧动画在OpenGL下的实现方法 | 第63-65页 |
·本章总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单机多屏同步显示系统设计 | 第67-91页 |
·单机四屏同步显示系统构成 | 第67-68页 |
·单机四屏同步显示系统多显示器检测的实现 | 第68-71页 |
·程序启动时确定显示模式的实现方法 | 第69页 |
·多显示器检测和多模式显示的实现方法 | 第69-71页 |
·单计算机多显示器三维显示的实现 | 第71-73页 |
·单计算机多显示器三维显示同步的实现 | 第73-83页 |
·单计算机多显示器三维显示准同步方法的实现 | 第73页 |
·单计算机多显示器三维显示准同步方法显示过程分析 | 第73-75页 |
·单计算机多显示器三维显示同步方法的研究和实现 | 第75-83页 |
·单计算机多显示器三维显示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方法 | 第83-90页 |
·任意角度旋转浏览功能的实现 | 第83-85页 |
·平移浏览功能的实现 | 第85页 |
·鸟瞰窗口功能的实现 | 第85-89页 |
·浏览演示功能的实现 | 第89-90页 |
·本章总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多机多屏同步显示系统设计 | 第91-108页 |
·多机同步三维显示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 第91页 |
·多机同步三维显示系统通信协议设计 | 第91-95页 |
·通信协议概述 | 第92-93页 |
·系统启动和初始化通信协议设计 | 第93页 |
·三维浏览控制通信协议设计 | 第93-94页 |
·三维数据更新协议 | 第94-95页 |
·多机同步三维显示系统通信协议处理方法 | 第95-98页 |
·通信协议处理体系结构 | 第95-96页 |
·通信协议处理流程 | 第96-98页 |
·多机同步三维显示系统显示同步控制方法 | 第98-104页 |
·系统运行状态设置 | 第98-99页 |
·系统状态转换方法 | 第99-101页 |
·冲突检测与处理方法 | 第101-104页 |
·多机同步三维显示系统子窗口显示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 第104-107页 |
·子窗口显示功能的设计要求 | 第104页 |
·子窗口显示功能的实现技术 | 第104-105页 |
·子窗口显示功能的实现方法 | 第105-107页 |
·本章总结 | 第107-108页 |
第七章 论文结论 | 第108-110页 |
·论文结论 | 第108-109页 |
·论文的创新 | 第109页 |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6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成果 | 第116-117页 |
附录B 编程技术和三维模型数据实例 | 第117-150页 |
B.1 OpenGL三维显示技术 | 第117-124页 |
B.1.1 OpenGL概述 | 第117页 |
B.1.2 OpenGL的工作原理及功能 | 第117-119页 |
B.1.3 OpenGL取景变换 | 第119-124页 |
B.2 VC++编程技术 | 第124-131页 |
B.2.1 VC++编程技术 | 第124-130页 |
B.2.2 使用MFC进行OpenGL编程 | 第130-131页 |
B.3 TCP/IP编程技术 | 第131-135页 |
B.3.1 TCP/IP编程 | 第131-132页 |
B.3.2 基于VC++的WinSock编程 | 第132-134页 |
B.3.3 基于MFC的Client/Server编程模式 | 第134-135页 |
B.4 3DS图形文件中常用数据块的结构 | 第135-140页 |
B.5 3D模型处理的详细数据结构 | 第140-145页 |
B.6 3DS模型负缩放系数的典型实例数据 | 第145-150页 |
附录C 本文中主要算法和处理流程图 | 第150-170页 |
C.1 3DS文件读入处理总流程图 | 第150-151页 |
C.2 3DS文件基本块读入处理流程图 | 第151页 |
C.3 3DS文件材质块读入处理流程图 | 第151-152页 |
C.4 3DS文件对象块数据读入处理流程图 | 第152-153页 |
C.5 3DS文件关键帧数据的读入处理流程图 | 第153-154页 |
C.6 3D数据OpenGL绘制处理流程图 | 第154-155页 |
C.7 传统的3DS模型数据法向量求解方法流程图 | 第155-156页 |
C.8 改进的3DS模型数据顶点法向量求解方法流程图 | 第156-157页 |
C.9 3DS模型数据重复顶点检查和删除处理流程图 | 第157-158页 |
C.10 3DS文件关键帧对象父节点对象求解处理流程图 | 第158-159页 |
C.11 3DS文件网格对象坐标调整和实例对象坐标求解处理流程图 | 第159-160页 |
C.12 用OpenGL实现3DS模型关键帧动画显示的处理流程图 | 第160-161页 |
C.13 多显示器检测和多模式显示设置处理流程图 | 第161-162页 |
C.14 单机四显同步三维显示系统多显示器同步显示控制流程图 | 第162-163页 |
C.15 多机同步三维显示系统通信消息发送和接收过程示意图 | 第163-164页 |
C.16 多机同步三维显示系统启动广播消息处理流程图 | 第164-165页 |
C.17 通信协议消息处理总流程图 | 第165-166页 |
C.18 通信协议初始化消息处理流程图 | 第166-167页 |
C.19 通信协议状态变化和运动消息处理流程图 | 第167-168页 |
C.20 通信协议数据更新消息处理流程图 | 第168-169页 |
C.21 通信协议数据更新消息处理时序图 | 第169-170页 |
附录D 单机多显准同步旋转过程图例 | 第170-174页 |
附录E 单机多显同步三维显示系统的功能 | 第174-183页 |
附录F 多机同步三维显示系统运行实例 | 第183-188页 |
F.1 多机依次启动和退出实际运行过程 | 第183-186页 |
F.2 多机系统子窗口操作实际运行过程 | 第186-1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