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绪论 | 第12-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2-14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6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二、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 第16-18页 |
第一章 卫生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35页 |
第一节 资源配置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一、资源的含义 | 第18页 |
二、资源配置及资源配置效率 | 第18-21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1-28页 |
一、城乡联系的有关理论 | 第21-23页 |
二、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3-24页 |
三、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 | 第24-25页 |
四、公共产品理论 | 第25-28页 |
第三节 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证研究回顾 | 第28-35页 |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28-29页 |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29-35页 |
第二章 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机理 | 第35-57页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 第35-38页 |
第二节 卫生服务需求 | 第38-43页 |
一、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 | 第38-40页 |
二、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 第40-42页 |
三、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卫生服务供给 | 第43-47页 |
一、卫生服务供给及形成条件 | 第43-44页 |
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 第44-45页 |
三、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 | 第45-47页 |
四、卫生服务供给弹性 | 第47页 |
第四节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选择——计划与市场 | 第47-52页 |
一、市场配置方式 | 第48-50页 |
二、计划配置方式 | 第50页 |
三、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配置方式 | 第50-52页 |
第五节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价值坐标——公平与效率 | 第52-57页 |
一、卫生资源配置的目标——效率与公平之辩 | 第52页 |
二、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分析 | 第52-54页 |
三、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分析 | 第54-57页 |
第三章 国外卫生资源配置的模式和实践 | 第57-71页 |
第一节 国外卫生资源配置的模式 | 第57-60页 |
一、国家医疗保险模式 | 第57-58页 |
二、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 第58页 |
三、市场医疗保险模式 | 第58-59页 |
四、个人储蓄医疗保险模式 | 第59-60页 |
第二节 各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实践 | 第60-67页 |
一、英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实践 | 第60-61页 |
二、美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实践 | 第61-64页 |
三、德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实践 | 第64-66页 |
四、新加坡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的实践 | 第66-67页 |
第三节 各国卫生资源配置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 第67-71页 |
一、各种卫生资源配置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67-69页 |
二、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启示 | 第69-71页 |
第四章 我国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第71-104页 |
第一节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政策的历史演进 | 第71-75页 |
一、改革开放前的卫生资源配置政策与成就 | 第71-74页 |
二、改革开放后的卫生资源配置政策及后果 | 第74-75页 |
第二节 城乡卫生资源供给分析 | 第75-87页 |
一、城乡卫生费用的差异 | 第75-79页 |
二、城乡卫生物力资源配置的差异 | 第79-83页 |
三、城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差异 | 第83-86页 |
四、地理可及性差距 | 第86-87页 |
第三节 城乡卫生资源需求分析 | 第87-93页 |
一、贫困地区的农民更急需卫生保健 | 第87-89页 |
二、贫困地区的农民处于“高需求、低利用”的恶性循环中 | 第89-90页 |
三、城乡低收入人群医疗卫生服务利用不足,健康公平性需要改善 | 第90页 |
四、人口数量增加、结构老年化、城镇化,对卫生服务需要不断增加 | 第90页 |
五、城乡疾病模式的不同步转变对卫生资源的投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 第90-93页 |
第四节 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评价 | 第93-99页 |
一、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凸显卫生服务公平性的缺陷 | 第93-95页 |
二、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导致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 | 第95-99页 |
第五节 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分析 | 第99-104页 |
一、城乡“二元”卫生体制是造成城乡卫生差距的总根源 | 第99页 |
二、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缺乏监管 | 第99-101页 |
三、卫生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加剧了卫生资源分配中的“马太效应” | 第101页 |
四、政府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责任弱化 | 第101-103页 |
五、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差异 | 第103-104页 |
第五章 我国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模式选择 | 第104-119页 |
第一节 我国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与框架 | 第104-107页 |
一、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 第104-106页 |
二、实现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 | 第106页 |
三、明确政府责任 | 第106-107页 |
第二节 政府的责任分析 | 第107-111页 |
一、政府的筹资和分配职能 | 第107-108页 |
二、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 | 第108-111页 |
第三节 城乡卫生资源统筹配置的实践模式分析 | 第111-119页 |
一、医院集团化模式 | 第111-112页 |
二、镇(乡)村两级医疗资源一体化模式 | 第112-113页 |
三、市(区)、镇(乡)村三级医疗资源一体化模式 | 第113-115页 |
四、医院——社区双向转诊模式 | 第115-117页 |
五、企业医院属地化重组模式 | 第117页 |
六、援助合作医疗模式 | 第117页 |
七、帮扶模式 | 第117-119页 |
第六章 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 | 第119-135页 |
第一节 健全卫生财政制度 | 第119-120页 |
一、建立规范、稳定的卫生投入增长机制 | 第119页 |
二、调整投入体制,合理化分政府间卫生支出事权 | 第119-120页 |
三、优化投入结构,改进卫生投入的公平和效率 | 第120页 |
第二节 加强卫生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建设 | 第120-124页 |
一、完善人才的培养机制 | 第121-122页 |
二、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 | 第122-124页 |
三、完善人才的管理机制 | 第124页 |
第三节 构建新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第124-130页 |
一、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 | 第124-125页 |
二、构建新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第125-128页 |
三、在构建新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应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 第128-130页 |
第四节 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 | 第130-135页 |
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 第130-131页 |
二、建设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思路 | 第131-135页 |
结语 | 第135-137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135-136页 |
二、主要创新点 | 第136页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4页 |
后记 | 第144-145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