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配料在线检测新方法及装备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绪论 | 第9-15页 |
1.1乳制品生产在线监测的意义 | 第9-10页 |
1.2乳制品检测技术综述 | 第10-12页 |
1.2.1乳制品中蛋白质的检测 | 第10页 |
1.2.2乳制品中脂肪的检测 | 第10-11页 |
1.2.3乳制品中糖类的检测 | 第11页 |
1.2.4乳制品中总固物的检测 | 第11-12页 |
1.3乳制品生产中在线检测技术发展综述 | 第12-13页 |
1.4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5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4-15页 |
第2章在线拉曼光谱技术概论 | 第15-19页 |
2.1拉曼光谱检测理论 | 第15-16页 |
2.2拉曼光谱技术特点 | 第16-17页 |
2.2.1指纹特性 | 第16页 |
2.2.2形态适应性 | 第16页 |
2.2.3无损伤特性 | 第16-17页 |
2.2.4抗水干扰性 | 第17页 |
2.2.5高速高通量 | 第17页 |
2.3在线拉曼光谱技术的发展 | 第17-18页 |
2.4乳制品在线拉曼光谱采集系统的设计思路 | 第18-19页 |
第3章复杂动态体系拉曼光谱解析方法研究 | 第19-31页 |
3.1复杂动态体系拉曼光谱解析方法概述 | 第19页 |
3.2复杂动态体系拉曼光谱数据预处理 | 第19-24页 |
3.2.1平滑去噪 | 第20页 |
3.2.2小波变换 | 第20-22页 |
3.2.3高密度小波变换 | 第22-24页 |
3.3复杂动态体系拉曼光谱变量筛选 | 第24-26页 |
3.3.1蒙特卡洛无关变量消除 | 第24-25页 |
3.3.2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 | 第25-26页 |
3.4数字标记光谱解析方法的原理 | 第26-27页 |
3.5偏最小二乘法 | 第27-28页 |
3.6复杂动态体系拉曼光谱解析实现方法 | 第28-31页 |
第4章适用于酸奶生产的在线拉曼光谱系统搭建与测试 | 第31-45页 |
4.1在线检测技术在酸奶生产中的意义 | 第31-32页 |
4.2在线拉曼光谱系统的搭建 | 第32-39页 |
4.2.1在线拉曼光谱系统构架 | 第32-33页 |
4.2.2在线拉曼光谱系统管道模块设计 | 第33-34页 |
4.2.3在线拉曼光谱系统中光学检测模块设计 | 第34-36页 |
4.2.4在线拉曼光谱系统温度控制模块设计 | 第36-37页 |
4.2.5在线拉曼光谱系统控制处理模块设计 | 第37-39页 |
4.3在线拉曼光谱系统原型机的安装 | 第39-40页 |
4.4在线拉曼光谱系统原型机的测试 | 第40-42页 |
4.4.1光谱背景测试 | 第40-41页 |
4.4.2激光穿透深度测试 | 第41页 |
4.4.3管道震动测试 | 第41页 |
4.4.4控温能力测试 | 第41-42页 |
4.4.5检测器积分时间测试 | 第42页 |
4.4.6系统延迟时间测试 | 第42页 |
4.4.7可靠性测试 | 第42页 |
4.5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第5章酸奶配料在线拉曼光谱的数据解析 | 第45-55页 |
5.1酸奶配料样品的收集 | 第45页 |
5.2酸奶样品成分参考值测定 | 第45-46页 |
5.3酸奶样品拉曼光谱数据采集 | 第46-47页 |
5.4基于数字标记的酸奶配料拉曼光谱信号解析 | 第47-54页 |
5.4.1酸奶配料光谱数据特点 | 第47-48页 |
5.4.2数字标记方法的应用 | 第48-51页 |
5.4.3酸奶配料在线拉曼光谱数据的定量分析模型 | 第51-54页 |
5.5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总结与展望 | 第55-59页 |
6.1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第55-56页 |
6.2论文研究工作展望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