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1-27页 |
1.1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半导体光催化基本机理 | 第11-12页 |
1.3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 第12-17页 |
1.3.1光催化降解污染物 | 第13页 |
1.3.2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 第13-15页 |
1.3.3光催化分解水 | 第15-17页 |
1.4典型传统半导体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 | 第17-18页 |
1.5针对典型传统半导体催化剂缺点的改进措施 | 第18-21页 |
1.5.1调控形貌 | 第18-19页 |
1.5.2构建II型异质结 | 第19-20页 |
1.5.3构建Z型异质结 | 第20页 |
1.5.4负载助催化剂 | 第20-21页 |
1.6金属相镍基磷化物助剂的研究 | 第21-25页 |
1.6.1金属相镍基磷化物的结构与特点 | 第21-22页 |
1.6.2金属相镍基磷化物做助剂的电子流动方式与机理 | 第22-23页 |
1.6.3影响金属相镍基磷化物的不同产物的主要因素 | 第23-24页 |
1.6.4金属相镍基磷化物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 第24-25页 |
1.7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5-27页 |
1.7.1论文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7.2论文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章实验及表征 | 第27-31页 |
2.1药品及试剂 | 第27页 |
2.2实验设备 | 第27-28页 |
2.3材料表征 | 第28-29页 |
2.4光电测试 | 第29-30页 |
2.5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第30页 |
2.6光催化产氢活性评估 | 第30-31页 |
第三章HCN/Ni5P4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光催化产氢性能的研究 | 第31-48页 |
3.1引言 | 第31-32页 |
3.2实验药品及制备过程 | 第32-34页 |
3.2.1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32页 |
3.2.2样品制备 | 第32-34页 |
3.2.3材料表征方法 | 第34页 |
3.2.4光电测试 | 第34页 |
3.2.5光催化实验 | 第34页 |
3.3结果与讨论 | 第34-47页 |
3.3.1HCN/Ni5P4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分析 | 第34-36页 |
3.3.2HCN/Ni5P4复合光催化剂的形貌分析 | 第36-38页 |
3.3.3HCN/Ni5P4复合光催化剂的产氢活性评估 | 第38-40页 |
3.3.4HCN/Ni5P4复合光催化剂的比表面分析 | 第40-41页 |
3.3.5HCN/Ni5P4复合光催化剂的能带结构分析 | 第41-42页 |
3.3.6HCN/Ni5P4复合光催化剂的光电表征 | 第42-44页 |
3.3.7HCN/Ni5P4复合光催化剂的DFT理论计算 | 第44-45页 |
3.3.8HCN/Ni5P4复合光催化剂的机理分析 | 第45-47页 |
3.4总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Cu2O/Ni0.5Fe2P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光催化产氢性能的研究 | 第48-58页 |
4.1引言 | 第48-49页 |
4.2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4.2.1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9页 |
4.2.2样品制备 | 第49-50页 |
4.2.3材料表征方法 | 第50页 |
4.2.4光电测试 | 第50页 |
4.2.5光催化实验 | 第50页 |
4.3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4.3.1Cu2O/Ni0.5Fe2-P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分析 | 第50-52页 |
4.3.2Cu2O/Ni0.5Fe2-P复合光催化剂的形貌分析 | 第52-53页 |
4.3.3Cu2O/Ni0.5Fe2-P复合光催化剂的产氢活性评估 | 第53-54页 |
4.3.4Cu2O/Ni0.5Fe2-P复合光催化剂的UV-vis分析 | 第54-55页 |
4.3.5Cu2O/Ni0.5Fe2-P复合光催化剂的光电分析 | 第55-56页 |
4.3.6Cu2O/Ni0.5Fe2-P复合光催化剂的机理分析 | 第56-57页 |
4.4总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