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碳基光催化剂材料的制备及光解水产氢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绪论第11-25页
    1.1引言第11-13页
    1.2g-C3N4的物化性质第13-15页
    1.3g-C3N4光催化分解水的基本原理第15-16页
    1.4g-C3N4的改性研究第16-20页
        1.4.1有机物共聚第17页
        1.4.2元素掺杂第17-18页
        1.4.3构建异质结复合材料第18页
        1.4.4形貌调控第18-20页
    1.5g-C3N4在光催化领域上的应用第20-23页
        1.5.1污染物的去除第20-21页
        1.5.2光催化水分解制氢第21页
        1.5.3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第21-22页
        1.5.4光催化合成NH第22-23页
    1.6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第23-25页
        1.6.1选题来源第23页
        1.6.2选题依据第23页
        1.6.3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实验部分第25-29页
    2.1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5-26页
    2.2样品测试、分析与表征第26-29页
第三章控制g-C3N4结构中碳自掺杂位点及其可见光下高效产氢第29-45页
    3.1前言第29-30页
    3.2实验部分第30-32页
        3.2.1实验药品和仪器第30页
        3.2.2C自掺杂g-C3N4的制备第30页
        3.2.3光电化学实验第30-31页
        3.2.4光解水制氢实验第31-32页
    3.3结果与讨论第32-44页
        3.3.1化学结构、晶相、微观结构第32-37页
        3.3.2光吸收、带隙、光催化机制第37-40页
        3.3.3光电性质和电荷分离第40-41页
        3.3.4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第41-44页
    3.4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g-C3N4与植酸镍复合体系应用于模拟太阳光驱动产氢第45-66页
    4.1前言第45-47页
    4.2实验部分第47-49页
        4.2.1实验药品和仪器第47-48页
        4.2.2PCN的制备第48页
        4.2.3PA-Ni配体的制备第48页
        4.2.4PA-Ni@PCN复合物的制备第48页
        4.2.5光电化学实验第48页
        4.2.6DFT理论计算第48-49页
        4.2.7光解水制氢实验第49页
    4.3结果与讨论第49-65页
        4.3.1复合样品的合成流程第49-50页
        4.3.2SEM和TEM分析第50-51页
        4.3.3Raman和FT-IR分析第51-53页
        4.3.4XRD分析第53页
        4.3.5XPS和固相13C核磁分析第53-54页
        4.3.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第54-55页
        4.3.7BET比表面积分析第55页
        4.3.8光学性质分析和带隙结构研究第55-57页
        4.3.9光生载流子行为分析第57页
        4.3.10荧光寿命分析和DMPO-·O~2-EPR捕获实验分析第57-58页
        4.3.11光电化学分析第58-60页
        4.3.12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分析第60-63页
        4.3.13可见光及近红外光下的光催化产氢机制分析第63-65页
    4.4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66-68页
    5.1结论第66-67页
    5.2创新点第67页
    5.3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88页
致谢第88-89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第89-91页
附录第91-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晶型AgVO_3的可控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MoS_2与CoS_2催化剂在能源转化反应中的第一性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