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5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红黏土工程性质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物理性质 | 第16-17页 |
·力学性质 | 第17-19页 |
·动力特性 | 第19-20页 |
·土的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 第20-28页 |
·土的室内动力试验 | 第20-25页 |
·土的疲劳特性 | 第25-28页 |
·铁路路基动力响应研究现状 | 第28-41页 |
·理论研究 | 第29-33页 |
·现场测试 | 第33-41页 |
·铁路路基动力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41-49页 |
·临界动应力法 | 第41-42页 |
·有效振速法 | 第42-44页 |
·动剪应变法 | 第44-49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49-53页 |
·研究内容 | 第49-51页 |
·技术路线 | 第51-53页 |
第二章 原状结构红黏土动本构关系与动弹模量衰减模型 | 第53-77页 |
·引言 | 第53页 |
·常规动三轴试验简介 | 第53-56页 |
·原状结构红黏土动本构关系 | 第56-60页 |
·试验曲线分析 | 第56-58页 |
·双曲线模型参数 | 第58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58-60页 |
·原状结构红黏土最大动模量 | 第60-62页 |
·原状结构红黏土动弹模量衰减模型 | 第62-67页 |
·试验曲线分析 | 第62-65页 |
·衰减模型的建立与参数的拟合 | 第65-67页 |
·原状结构红黏土动强度 | 第67-76页 |
·试验曲线分析 | 第67-69页 |
·动强度指标 | 第69-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三章 原状结构红黏土动剪模量与阻尼比 | 第77-87页 |
·引言 | 第77页 |
·自振柱试验简介 | 第77-78页 |
·原状结构红黏土试验曲线 | 第78-81页 |
·原状结构红黏土归一化动剪模量 | 第81-84页 |
·原状结构红黏土阻尼比 | 第8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四章 原状结构红黏土动剪应变门槛 | 第87-109页 |
·引言 | 第87页 |
·短时及疲劳动三轴试验方案 | 第87-89页 |
·原状结构红黏土短时动三轴试验 | 第89-95页 |
·剪应变控制式短时共振柱试验简介 | 第89-90页 |
·应力控制式短时动三轴试验 | 第90-91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91-95页 |
·原状结构红黏土疲劳动三轴试验 | 第95-102页 |
·剪应变控制式疲劳共振柱试验技术简介 | 第95-96页 |
·应力控制式疲劳动三轴试验技术 | 第96-98页 |
·E_d-lgN试验曲线 | 第98-101页 |
·影响因素及经验公式 | 第101-102页 |
·原状结构红黏土动剪应变门槛分析与对比 | 第102-107页 |
·短时及疲劳动剪应变门槛间的关系 | 第102-103页 |
·短时动剪应变门槛对比验证 | 第103-106页 |
·疲劳动剪应变门槛对比验证 | 第106-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五章 原状结构红黏土临界动应力与累积塑性应变模型 | 第109-128页 |
·引言 | 第109页 |
·原状结构红黏土ε_p-lgN线型分析 | 第109-113页 |
·试验曲线 | 第109-111页 |
·线型分析与临界动应力 | 第111-113页 |
·原状结构红黏土临界动应力影响因素及估算公式 | 第113-115页 |
·原状结构红黏土累积塑性应变模型 | 第115-127页 |
·模型的提出 | 第115-116页 |
·破坏型曲线分析与拟合 | 第116-121页 |
·稳定型曲线分析与拟合 | 第121-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第六章 无砟轨道路堑基床动力响应测试与分析 | 第128-150页 |
·引言 | 第128页 |
·无砟轨道路堑基床动力响应测试 | 第128-140页 |
·测试概况 | 第128-130页 |
·动力响应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130-138页 |
·无砟轨道路基动力响应特征 | 第138-140页 |
·无砟轨道路堑基床动力响应数值模拟 | 第140-144页 |
·本构模型 | 第140-141页 |
·模型尺寸与列车荷载确定 | 第141-142页 |
·模型单元选取 | 第142-143页 |
·边界条件及模型参数 | 第143-144页 |
·实测值与数值计算结果比较 | 第144-149页 |
·时程曲线对比分析 | 第145-146页 |
·竖向测试断面上动力响应对比分析 | 第146-147页 |
·横向测试断面上动力响应对比分析 | 第147-149页 |
·本章小结 | 第149-150页 |
第七章 无砟轨道路堑基床动力稳定性评价 | 第150-164页 |
·引言 | 第150-151页 |
·红黏土路基动力稳定性参数及物理指标 | 第151-152页 |
·路堑基床动力稳定性评价 | 第152-161页 |
·临界动应力法 | 第152-155页 |
·有效振速法 | 第155-158页 |
·动剪应变法 | 第158-161页 |
·对比分析与基床换填厚度 | 第161-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163-164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64-167页 |
·主要结论 | 第164-165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65-166页 |
·工作展望 | 第166-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85页 |
致谢 | 第185-1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86-187页 |
一、发表及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186页 |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86-187页 |
三、参加撰写的专著 | 第1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