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序言 | 第7-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页 |
(三)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8-9页 |
(四) 研究对象及有关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五) 研究框架 | 第10页 |
(六) 研究特点及不足 | 第10-11页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一)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二)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三)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述 | 第18-19页 |
三、乌鲁木齐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动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 第19-37页 |
(一) 乌鲁木齐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动的背景 | 第19-21页 |
(二) 乌鲁木齐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变动状况 | 第21-24页 |
1、历年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变动状况 | 第21-22页 |
2、各年龄组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变动状况 | 第22-23页 |
3、各受教育程度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变动状况 | 第23-24页 |
(三) 对乌鲁木齐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动状况的解释 | 第24-36页 |
1、乌鲁木齐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 | 第24-27页 |
2、各年龄组女性劳动参与率呈现不同变动状况的原因 | 第27-34页 |
3、各受教育程度女性劳动参与率呈现不同变动状况的原因 | 第34-36页 |
(四) 小结 | 第36-37页 |
四、对影响乌鲁木齐女性劳动参与率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37-44页 |
(一) 模型的选择 | 第37-38页 |
(二) 灰色关联分析的步骤 | 第38页 |
(三) 女性劳动参与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测度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 第38-40页 |
(四) 乌鲁木齐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灰色关联分析过程 | 第40-42页 |
(五) 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五、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 第44-52页 |
(一) 结论 | 第44-45页 |
(二) 讨论 | 第45-46页 |
(三) 相关政策建议 | 第46-52页 |
1、在继续坚持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引导正确的生育观 | 第46-47页 |
2、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第47-48页 |
3、在发展教育事业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男女接受教育的公平性 | 第48-49页 |
4、在转变女性就业观念的同时,进一步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 第49-50页 |
5、政府应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加大对女性劳动力的保护 | 第50-52页 |
注释 | 第52-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