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陀螺光路偏振特性及温度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7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 ·光纤陀螺的分类 | 第15-19页 |
| ·光纤陀螺的发展 | 第19-24页 |
| ·光纤陀螺的发展历程 | 第19-23页 |
| ·光纤陀螺的前景及应用 | 第23-24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7页 |
| 第2章 IFOG 光路的基本理论与光学误差 | 第27-52页 |
| ·IFOG 的光路互易性结构 | 第27-29页 |
| ·光路中光波的相干性 | 第29-34页 |
| ·光波相干性的一般描述 | 第29-31页 |
| ·交叉谱密度函数 | 第31-32页 |
| ·由谱关联感生的光谱变化 | 第32-34页 |
| ·光波的偏振与偏振耦合 | 第34-39页 |
| ·光波的偏振及偏振态 | 第34-36页 |
| ·波导中的双折射与偏振耦合 | 第36-39页 |
| ·IFOG 的光路误差 | 第39-51页 |
| ·IFOG 中的偏振误差 | 第40-42页 |
| ·光纤中的克尔效应 | 第42-46页 |
| ·磁光法拉第效应 | 第46-48页 |
| ·背向反射和瑞利散射 | 第48-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3章 IFOG 光路的偏振建模与结构设计 | 第52-68页 |
| ·光路的偏振建模 | 第52-59页 |
| ·光路器件的琼斯矩阵建模 | 第53-56页 |
| ·光源的部分偏振光表示 | 第56-58页 |
| ·光纤陀螺的相干输出模型 | 第58-59页 |
| ·光纤陀螺的振幅型偏振误差 | 第59页 |
| ·IFOG 光路系统的偏振误差分析 | 第59-62页 |
| ·光源偏振度与偏振误差 | 第59-60页 |
| ·线圈中的偏振耦合与偏振误差 | 第60-62页 |
| ·部分偏振光光源陀螺光路结构设计 | 第62-67页 |
| ·Lyot 光纤消偏器原理 | 第63-65页 |
| ·光路方案的改进 | 第65-66页 |
| ·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4章 IFOG 用保偏光纤双折射特性有限元分析 | 第68-88页 |
| ·应力诱导型保偏光纤中的双折射 | 第68-70页 |
|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过程 | 第70-72页 |
| ·计算光纤结构热应力的有限元算法 | 第72-80页 |
| ·有限元法计算光纤温度场 | 第72-75页 |
| ·有限元法计算保偏光纤双折射 | 第75-80页 |
| ·保偏光纤双折射性能仿真计算 | 第80-87页 |
| ·保偏光纤结构模型 | 第81-82页 |
| ·保偏光纤结构双折射特性分析 | 第82-86页 |
| ·利用准解析解的数值验证 | 第86-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 第5章 保偏光纤线圈受热应力影响研究 | 第88-125页 |
| ·光纤线圈的应力干扰双折射 | 第88-94页 |
| ·正交方向的压应力产生的双折射 | 第89页 |
| ·绕线时弯曲产生的应力干扰双折射 | 第89-92页 |
| ·绕线时扭转产生的应力干扰双折射 | 第92-93页 |
| ·线圈固胶产生的应力干扰双折射 | 第93-94页 |
| ·固胶对光纤线圈温度性能影响分析 | 第94-105页 |
| ·排线引起的光纤挤压应力双折射分析 | 第94-96页 |
| ·固胶对线圈应力干扰双折射的模拟计算 | 第96-103页 |
| ·实验测试 | 第103-105页 |
| ·光纤线圈温度性能测评系统 | 第105-112页 |
| ·测试方案的设想及讨论 | 第105-107页 |
| ·光纤线圈温度性能测试 | 第107-109页 |
|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109-110页 |
| ·测试指标设计 | 第110-112页 |
| ·光纤线圈温度微扰分析 | 第112-123页 |
| ·支架内的光纤线圈受热模拟 | 第113-116页 |
| ·光纤线圈的隔热处理法 | 第116-119页 |
| ·光纤线圈的导热处理法 | 第119-121页 |
| ·实验验证 | 第121-1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 结论 | 第125-1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7-136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6-137页 |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