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 选题的意义 | 第7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一、网络文化、主流意识形态基本问题的界定 | 第10-19页 |
(一) 网络文化概念及特征 | 第10-13页 |
(二) 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功能 | 第13-17页 |
(三)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现状 | 第17-19页 |
二、网络文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的机遇 | 第19-26页 |
(一) 网络文化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领域 | 第19-21页 |
(二) 网络文化的多媒体特征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增强影响力和渗透性提供了重要的传播方式 | 第21-23页 |
(三) 网络文化中的积极内容可以促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 | 第23-26页 |
三、网络文化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提出的挑战 | 第26-31页 |
(一) 网络文化的自由性和多元性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冲击 | 第26-27页 |
(二)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防御及创新能力的挑战 | 第27-28页 |
(三) 网络文化的大众性和平等性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性的冲击 | 第28-29页 |
(四) 国际上的网络文化霸权和文化帝国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威胁 | 第29-31页 |
四、应对网络文化冲击,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路径选择 | 第31-38页 |
(一)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阵地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宣传体系 | 第31-34页 |
(二) 推进理论创新,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引领力 | 第34-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附录 | 第40-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