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学(物理冶金)论文--金属的分析试验(金属材料试验)论文--机械性能(力学性能)试验论文

双质量飞轮轴系扭振分析与试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汽车轴系扭振减振器第10-14页
     ·汽车传动轴系的扭振第10-11页
     ·离合器从动盘式减振器第11-12页
     ·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第12-14页
   ·轴系扭振分析技术第14-18页
     ·轴系扭振计算分析第14-17页
     ·轴系扭振测量方法第17-18页
   ·双质量飞轮轴系扭振试验研究第18页
   ·轴系扭振研究现状第18-19页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9-20页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双质量飞轮轴系扭振模型第22-42页
   ·双质量飞轮动力传动轴系结构及建模第22-23页
     ·双质量飞轮动力传动轴系结构分析第22-23页
     ·双质量飞轮轴系扭振建模要求第23页
   ·双质量飞轮轴系的扭振模型第23-41页
     ·轴系扭振模型参数的确定第23-25页
     ·LFX8轴系扭振模型的建立第25-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双质量飞轮轴系扭振分析第42-81页
   ·双质量飞轮轴系自由扭振分析第42-56页
     ·自由扭振计算模型的求解第42-46页
     ·固有频率计算与振型分析第46-56页
   ·双质量飞轮轴系强迫扭振分析第56-72页
     ·轴系扭振的激振第56-59页
     ·强迫扭振计算模型的求解第59-69页
     ·扭振幅值计算及分析第69-72页
   ·汽车双质量飞轮轴系扭振分析软件开发第72-80页
     ·轴系扭振分析软件设计第73-76页
     ·轴系扭振分析软件功能第76-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4章 双质量飞轮轴系扭振试验台研发第81-109页
   ·轴系扭振试验台设计思路第81-83页
     ·轴系扭振试验目的第81-82页
     ·试验台设计原则第82页
     ·试验台设计目标第82页
     ·试验台技术指标第82-83页
   ·轴系扭振试验台的总体结构第83-85页
   ·后桥惯量模拟加载系统设计第85-94页
     ·惯量轮盘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86-87页
     ·几种典型车型的当量转动惯量及扭转刚度计算第87页
     ·惯量轮盘组的几何尺寸计算第87-90页
     ·惯量轮盘组的振动分析第90-94页
   ·试验台结构的实现第94-95页
   ·试验台的扭振分析第95-98页
   ·试验台扭振特性调整第98-105页
     ·试验台扭振特性调整的方法第98-100页
     ·试验台扭振特性调整后的扭振分析第100-103页
     ·试验台结构的定型第103-105页
   ·扭振的测量与实现方法第105-108页
     ·试验台扭振节点分析第105-106页
     ·试验台扭振信号测试的基本方法第106-107页
     ·试验台传感器测点布置第107-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5章 试验验证第109-135页
   ·试验设计第109-110页
   ·试验准备第110-116页
     ·试验用飞轮第110页
     ·试验台调试第110-116页
   ·轴系扭振试验第116-133页
     ·试验过程第116-118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18-126页
     ·试验测量与理论计算的误差分析第126-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35-138页
   ·全文总结第135-137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37页
   ·研究展望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成果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纤维素乙醇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下一篇:硅基三维结构电化学腐蚀技术及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