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起重机变幅水平位移差动减速器补偿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国内外动态 | 第11-15页 |
·行星差动传动的发展动态 | 第11-13页 |
·起重机吊重水平位移补偿的发展动态 | 第13-15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行星齿轮传动 | 第16-27页 |
·行星轮系的组成及分类 | 第16-17页 |
·周转轮系的组成 | 第16页 |
·周转轮系的分类 | 第16-17页 |
·行星齿轮传动的命名及类型 | 第17-19页 |
·2K—H型行星齿轮分类 | 第17-18页 |
·2K—H(NGW)型行星齿轮传动形式 | 第18-19页 |
·行星齿轮传动的应用 | 第19-22页 |
·行星齿轮传动的发展方向 | 第22页 |
·行星差动传动 | 第22-25页 |
·行星差动传动工作原理 | 第23页 |
·行星差动轮系的转速计算 | 第23-25页 |
·行星差动传动典型应用的实例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单臂架吊重水平位移补偿的数学模型 | 第27-37页 |
·单臂架吊重水平位移补偿型式 | 第27页 |
·差动减速器的工作原理 | 第27-29页 |
·吊重水平位移补偿的计算模型 | 第29-33页 |
·行星差动减速器的工况 | 第33-34页 |
·起升、变幅外齿圈齿数关系式的推导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轮系传动比的分配与计算 | 第37-48页 |
·轮系类型的选择 | 第37-39页 |
·定轴轮系类型的选择 | 第37页 |
·周转轮系类型的选择 | 第37-38页 |
·复合轮系的选型设计 | 第38-39页 |
·轮系传动比的分配 | 第39-42页 |
·总传动比的分配原则 | 第39页 |
·传动比分配的合理范围 | 第39-40页 |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分配 | 第40-41页 |
·行星轮系传动比的分配 | 第41-42页 |
·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 第42-47页 |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 第42页 |
·行星齿轮传动比的计算 | 第42-46页 |
·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行星传动齿轮齿数的选配 | 第48-64页 |
·行星齿轮齿数选配条件 | 第48-52页 |
·传动比条件 | 第48页 |
·同心条件 | 第48-49页 |
·装配条件 | 第49-50页 |
·邻接条件 | 第50-52页 |
·2K—H(NGW)型行星齿轮传动的齿数选配方法 | 第52-53页 |
·齿数的选择 | 第53-55页 |
·实例计算 | 第55-62页 |
·吊重水平位移模型相关参数计算 | 第55-56页 |
·差动减速器轮系的配齿 | 第56-59页 |
·差动减速器可实现的起重机工况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6章 设计程序的实现 | 第64-71页 |
·Visual Basic在机械设计编程中的优势 | 第64-65页 |
·机械设计编程的内容 | 第65-66页 |
·吊重水平位移差动减速器补偿系统设计 | 第66-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工作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