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 ·主要研究工作与内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轧机实验台嵌入式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3-26页 |
| ·系统的结构 | 第13-18页 |
| ·远程监控的对象 | 第13页 |
| ·监测点的选取及传感器的使用 | 第13-16页 |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16-17页 |
| ·系统设计中几个关键问题 | 第17-18页 |
| ·嵌入式系统 | 第18-19页 |
|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 第18-19页 |
|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第19页 |
| ·系统硬件 | 第19-22页 |
| ·Wincon-8000 嵌入式工业用控制器 | 第19-21页 |
| ·轧机实验台嵌入式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硬件体系结构 | 第21-22页 |
| ·系统软件 | 第22-26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22-23页 |
| ·监控组态软件简介 | 第23页 |
| ·轧机实验台嵌入式远程实时监控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 第23-24页 |
| ·通信模块 | 第24-25页 |
| ·数据库管理模块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数据通信系统设计 | 第26-39页 |
| ·模拟信号数值处理 | 第26-29页 |
| ·信号转换 | 第26-27页 |
| ·信号值与工程值间的转换 | 第27-29页 |
| ·线程基本设计方式 | 第29-30页 |
| ·使用THREAD_INFO 架构传送必要系数 | 第29-30页 |
| ·线程的基本操作 | 第30页 |
| ·TCP/IP 网络通信程序设计 | 第30-32页 |
| ·系统初始设定 | 第31页 |
| ·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开发 | 第31-32页 |
| ·Modbus 通信方式 | 第32-35页 |
| ·Modbus 的基本概念 | 第32-33页 |
| ·Modbus 主要通信功能 | 第33-35页 |
| ·Modbus/TCP 网络通信 | 第35-39页 |
| ·Modbus/TCP 网络通信机制 | 第35页 |
| ·Modbus/TCP 监控网络的体系结构 | 第35-36页 |
| ·Modbus Slave 通信程序 | 第36-37页 |
| ·Modbus Master 通信程序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实时数据库开发 | 第39-47页 |
| ·实时数据库的概述 | 第39-41页 |
| ·实时数据库的特征 | 第39-40页 |
| ·监控组态软件的实时数据库及其使用技术 | 第40页 |
| ·实时数据库的应用领域 | 第40-41页 |
| ·实时数据库的结构 | 第41-42页 |
| ·实时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 第41页 |
| ·实时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 第41-42页 |
| ·实时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 第42页 |
| ·实时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第42-47页 |
| ·数据存储的关键问题 | 第43-44页 |
| ·数据库表的设计 | 第44-46页 |
| ·数据库表之间的关系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系统用户操作界面设计 | 第47-53页 |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47页 |
| ·现场监测系统功能与界面 | 第47-49页 |
| ·现场监测系统主界面 | 第47-48页 |
| ·信号设置界面 | 第48-49页 |
| ·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界面 | 第49-53页 |
| ·远程监测主界面 | 第49页 |
| ·信号显示界面 | 第49-51页 |
| ·参数设置界面 | 第51-5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 ·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53页 |
| ·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附录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