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1 绪论 | 第13-34页 |
·型钢混凝土(SRC)的特点 | 第13-14页 |
·SRC结构的研究发展与应用状况 | 第14-17页 |
·SRC结构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 | 第14-16页 |
·我国SRC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 第16-17页 |
·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研究意义与应用前景 | 第17-20页 |
·研究意义 | 第17-20页 |
·应用前景 | 第20页 |
·SRC-RC竖向混合结构震害分析与转换方式 | 第20-23页 |
·震害分析 | 第20-21页 |
·转换方式 | 第21-23页 |
·SRC-RC转换柱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3-28页 |
·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 | 第28-29页 |
·主要工作 | 第28-29页 |
·创新点 | 第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4页 |
2 SRC-RC竖向混合框架静力非线性分析 | 第34-41页 |
·SRC-RC竖向混合框架的特点 | 第34-35页 |
·SRC-RC竖向混合的静力非线性分析 | 第35-39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静力非线性分析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3 SRC-RC转换柱抗震性能试验 | 第41-64页 |
·试验目的 | 第41页 |
·试验的测试项目 | 第41-42页 |
·试验主要测试内容 | 第41-42页 |
·试验数据的收集 | 第42页 |
·试件的设计 | 第42-49页 |
·试件的制作 | 第49-50页 |
·钢骨架制作 | 第49页 |
·模板的制作 | 第49-50页 |
·混凝土的浇注 | 第50页 |
·试验加载 | 第50-52页 |
·加载方式的选择 | 第50-51页 |
·加载装置 | 第51-52页 |
·加载制度 | 第52页 |
·试件的破坏 | 第52-60页 |
·试件裂缝的发展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4 SRC-RC转换柱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第64-83页 |
·滞回曲线 | 第64-67页 |
·骨架曲线 | 第67-70页 |
·特征荷载和特征位移 | 第70页 |
·试件的延性 | 第70-75页 |
·延性的概念 | 第70-71页 |
·延性的计算 | 第71-75页 |
·侧移角 | 第75-76页 |
·耗能性能 | 第76-78页 |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 | 第76-77页 |
·退化率 | 第77-78页 |
·刚度 | 第78-81页 |
·割线刚度 | 第78-80页 |
·刚度退化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5 钢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 | 第83-102页 |
·型钢混凝土中钢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与共同工作 | 第83-90页 |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研究意义 | 第83-84页 |
·钢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 | 第84-90页 |
·SRC-RC转换柱中的剪力分配 | 第90-93页 |
·SRC-RC转换柱的共同工作机理 | 第93-99页 |
·应变分析 | 第93-95页 |
·受剪模型 | 第95-96页 |
·破坏分析 | 第96-97页 |
·箍筋与配钢的影响 | 第97-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6 SRC-RC转换柱型钢合理延伸长度 | 第102-116页 |
·不同型钢延伸长度SRC-RC转换柱滞回性能与变形能力 | 第102-105页 |
·滞回性能 | 第102-103页 |
·延性与极限侧移角 | 第103-105页 |
·型钢的最小延伸长度 | 第105-108页 |
·型钢的合理延伸长度 | 第108-113页 |
·型钢截断位置与塑性铰区域 | 第109-110页 |
·型钢截断截面弯矩的影响 | 第110-112页 |
·型钢合理延伸长度的确定 | 第112-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6页 |
7 SRC-RC转换柱配钢分析 | 第116-134页 |
·不同配钢率SRC-RC转换柱的抗震延性 | 第116-118页 |
·SRC-RC转换柱的型钢翼缘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 第118-125页 |
·防止保护层失稳破坏的厚度临界值 | 第118-121页 |
·防止局压破坏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临界值 | 第121-125页 |
·型钢极限抗弯强度的限制 | 第125-129页 |
·新型配钢方式的展望 | 第129-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4页 |
8 SRC-RC转换柱的轴压比限值 | 第134-149页 |
·轴压比限值的概念 | 第135-139页 |
·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 | 第135-137页 |
·型钢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 | 第137-139页 |
·SRC-RC转换柱轴压比限值的研究 | 第139-147页 |
·轴压比对SRC-RC转换柱位移延性的影响 | 第139页 |
·SRC-RC转换柱轴压比限值的确定原则 | 第139-140页 |
·SRC-RC转换柱的轴压比限值 | 第140-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49页 |
9 SRC-RC转换柱受剪破坏性能 | 第149-164页 |
·SRC-RC转换柱抗剪机理 | 第149-152页 |
·剪切破坏的抗剪机理 | 第149-150页 |
·弯曲破坏的抗剪机理 | 第150-152页 |
·粘结破坏的抗剪机理 | 第152页 |
·SRC-RC转换柱受剪破坏性能 | 第152-157页 |
·位移延性与受剪承载能力 | 第152-154页 |
·强度衰减 | 第154-156页 |
·耗能性能 | 第156-157页 |
·"短柱型"剪切破坏 | 第157-160页 |
·破坏方式 | 第157-158页 |
·滞回性能 | 第158页 |
·破坏成因分析 | 第158-159页 |
·抗剪承载力与极限侧移角 | 第159-160页 |
·SRC-RC转换柱破坏区域的变迁 | 第160-161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164页 |
10 SRC-RC转换柱抗剪承载力计算 | 第164-182页 |
·抗剪承载力试验 | 第164-165页 |
·SRC-RC转换柱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65-167页 |
·配钢率的影响 | 第165页 |
·轴压比的影响 | 第165-166页 |
·型钢延伸长度的影响 | 第166-167页 |
·SRC-RC转换柱抗剪承载力计算 | 第167-174页 |
·粘结破坏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 第167-170页 |
·SRC-RC转换柱"短柱型"剪切破坏抗剪承载力计算 | 第170-172页 |
·弯曲抗剪承载力计算 | 第172-174页 |
·实用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174-177页 |
·型钢对钢筋混凝土柱的侧向约束作用 | 第174-175页 |
·等效剪跨比 | 第175页 |
·实用计算公式与试验验证 | 第175-177页 |
·SRC-RC转换柱转换刚度计算方法 | 第177-180页 |
·本章小结 | 第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0-182页 |
11 结论 | 第182-189页 |
·抗震性能 | 第182页 |
·共同工作 | 第182-183页 |
·型钢延伸长度 | 第183-185页 |
·配钢分析 | 第185-186页 |
·轴压比限值 | 第186-187页 |
·抗剪承载力计算 | 第187-189页 |
致谢 | 第189-191页 |
附录 | 第191-19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91-19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9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报的国家专利 | 第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