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6-3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6-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6-17页 |
·选题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8-29页 |
·关于宏观经济模型的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关于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关于宏观经济与利率期限结构相互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关于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22-25页 |
·关于利率期限结构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25-29页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方法、结构框架及创新点 | 第29-35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本文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30-33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33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 | 第33-3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35-61页 |
第一节 宏观经济理论 | 第35-39页 |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 | 第35-37页 |
·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资产价格 | 第37-39页 |
第二节 货币政策理论 | 第39-46页 |
·泰勒规则 | 第39-41页 |
·货币渠道 | 第41-44页 |
·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债券市场理论 | 第46-54页 |
·债券市场概述 | 第46-47页 |
·债券市场与金融发展 | 第47-51页 |
·债券市场的效用功能及其对银行的影响 | 第51-52页 |
·债券市场与利率政策 | 第52-54页 |
第四节 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研究 | 第54-61页 |
·利率期限结构基本理论 | 第54-57页 |
·利率期限结构隐含因子模型研究 | 第57-59页 |
·债券资产风险与预期收益率关系的研究 | 第59-61页 |
第三章 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利率期限结构 | 第61-79页 |
第一节 宏观经济与利率期限结构 | 第61-66页 |
·宏观经济信息与国债价格及收益率关系研究 | 第61-62页 |
·宏观经济变量与利率期限结构变化关系的研究 | 第62-64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64-66页 |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 | 第66-79页 |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第66-69页 |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债券作用分析 | 第69-71页 |
·货币政策与利率期限结构关系研究 | 第71-76页 |
·利率期限结构中的货币政策信息含量 | 第76-78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78-79页 |
第四章 中国货币政策实践 | 第79-96页 |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介绍 | 第79-83页 |
·公开市场操作 | 第79-81页 |
·存款准备金政策 | 第81-83页 |
第二节 利率政策实践 | 第83-89页 |
·1978年改革开放前(核算工具阶段) | 第83页 |
·1978-1989年(利率水平逐步提高阶段) | 第83-84页 |
·1990-1995年(利率适应性调整阶段) | 第84-85页 |
·1996-2003年(利率连续下调阶段) | 第85-86页 |
·2004-2007年(新一轮升息阶段) | 第86-87页 |
·2008-至今(新一轮降息阶段) | 第87页 |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 第87-89页 |
第三节 货币政策调整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 第89-96页 |
·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关系研究——基于历史分析法 | 第90-92页 |
·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关系研究——基于事件分析法 | 第92-94页 |
·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影响小结 | 第94-96页 |
第五章 中国债券市场实践 | 第96-123页 |
第一节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 | 第96-99页 |
·第一阶段:市场萌芽时期(1949-1981年) | 第96-97页 |
·第二阶段:场外柜台市场时期(1981-1991年) | 第97页 |
·第三阶段:交易所市场(1991-1997年) | 第97-98页 |
·第四阶段:银行间市场(1997年至今) | 第98-99页 |
第二节 中国债券市场现状分析 | 第99-113页 |
·现状概况 | 第100-109页 |
·市场框架 | 第109-111页 |
·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 | 第111-113页 |
第三节 国际债券市场比较分析与借鉴 | 第113-119页 |
·境外主要发达国家债券市场情况介绍 | 第113-117页 |
·东亚新兴市场的发展及其启示 | 第117-119页 |
第四节 中国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 | 第119-123页 |
·中国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119-121页 |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 | 第121-123页 |
第六章 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和债券市场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SVAR模型 | 第123-145页 |
第一节 理论模型和数据选取 | 第123-130页 |
·模型介绍 | 第123-127页 |
·数据选取和建模前处理 | 第127-129页 |
·实证步骤 | 第129-130页 |
第二节 利率期限结构——基于主成分分析法 | 第130-133页 |
第三节 利用SVAR模型检测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的关系 | 第133-145页 |
·宏观经济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 第133-136页 |
·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 第136-139页 |
·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影响的方差分解分析 | 第139-141页 |
·债券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141-145页 |
第七章 本文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45-156页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145-146页 |
·宏观经济对债券市场影响的实证结果 | 第145页 |
·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影响的实证结果 | 第145-146页 |
·债券市场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结果 | 第146页 |
第二节 对债券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146-152页 |
·扩大债务融资规模 | 第147-148页 |
·培育市场流动性 | 第148-149页 |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149-151页 |
·推进利率市场化 | 第151页 |
·推动国际化进程 | 第151-152页 |
第三节 对货币政策实施的建议 | 第152-154页 |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挑战 | 第152-153页 |
·对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建议 | 第153页 |
·对货币政策工具实施的建议 | 第153-154页 |
第四节 对债券投资者的启示 | 第154-156页 |
·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究 | 第154-155页 |
·密切跟踪货币政策导向 | 第15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2页 |
致谢 | 第162-163页 |
附录 | 第163-169页 |
个人简历 | 第169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9页 |
发表的其他文章 | 第169页 |
参与课题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