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起因 | 第8-9页 |
1.1.1 研究的提出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 | 第9-16页 |
1.2.1 国外研究理论 | 第9-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 研究述评 | 第16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 | 第17-18页 |
1.5.1 创新之处 | 第17页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页 |
2.1.1 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18页 |
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 | 第18页 |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经济学理论 | 第18-24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 | 第18-20页 |
2.2.2 外部性理论 | 第20-21页 |
2.2.3 产业组织理论 | 第21-24页 |
第3章 湖南省葡萄种植业质量安全控制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30页 |
3.1 湖南省葡萄种植业的生产与发展情况 | 第24-25页 |
3.2 湖南省葡萄种植业质量控制模式 | 第25-26页 |
3.2.1 基于法规与政策角度的质量控制 | 第25页 |
3.2.2 基于组织机制建设角度的质量控制 | 第25-26页 |
3.3 湖南省葡萄种植业存在的基本特征及质量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26-30页 |
3.3.1 葡萄种植业存在的基本特征 | 第26-27页 |
3.3.2 葡萄种植业质量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 第27-30页 |
第4章 岳阳县新墙镇葡萄专业合作社质量安全控制的经验分析 | 第30-38页 |
4.1 合作社概况 | 第30-31页 |
4.2 合作社控制葡萄质量安全的经验 | 第31-36页 |
4.2.1 严格控制社员购买初期投入要素的渠道 | 第31-32页 |
4.2.2 提高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为社员提供各种技术和信息服务 | 第32-34页 |
4.2.3 实施标准化生产及严格的水果检验检测制度 | 第34-35页 |
4.2.4 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追溯机制 | 第35页 |
4.2.5 建立利益分配机制 | 第35-36页 |
4.2.6 加强经费投入力度 | 第36页 |
4.3 小结 | 第36-38页 |
第5章 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对策分析 | 第38-41页 |
5.1 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及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的力度 | 第38页 |
5.2 严格落实合作社内部奖惩制度 | 第38-39页 |
5.3 完善合作社产品质量安全运行机制 | 第39页 |
5.4 对合作社与供应链下游企业和盈利性组织的垂直合作程度进行加强 | 第39-40页 |
5.5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改进财政补贴方式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附录1: 葡萄种植农户调查问卷一 | 第46-49页 |
附录2: 葡萄种植农户调查问卷二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