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9页 |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研究 | 第12-14页 |
·沥青混凝土粘弹性研究 | 第14-16页 |
·分数阶导数型粘弹性本构理论 | 第16-17页 |
·车辆与路面耦合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17-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2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研究 | 第22-51页 |
·基本理论 | 第22-25页 |
·动态模量的概念 | 第22-23页 |
·动态模量主曲线 | 第23-24页 |
·时温等效原理 | 第24-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室内动态模量测试方法分析与选择 | 第25-26页 |
·试验设备 | 第26-27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27页 |
·沥青混合料设计与试件制备 | 第27-34页 |
·级配选择及沥青混合料设计 | 第27-32页 |
·试件制备 | 第32-34页 |
·动态模量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加载频率的影响 | 第34-36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空隙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沥青用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沥青种类的影响 | 第39-41页 |
·动态模量主曲线的建立 | 第41-49页 |
·动态模量主曲线西格摩德(Sigmoidal)模型 | 第41-42页 |
·基于Hirsch 模型建立动态模量主曲线 | 第42-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3 沥青混合料分数阶导数型粘弹性本构模型的研究 | 第51-75页 |
·沥青混合料粘弹性模型的概述 | 第51-53页 |
·粘弹性材料线性本构模型 | 第53-56页 |
·粘弹性材料的积分型本构方程 | 第53页 |
·标准流变学模型 | 第53-54页 |
·复模量模型 | 第54页 |
·分数阶导数模型 | 第54-55页 |
·分数指数模型 | 第55-56页 |
·采用分数阶导数的流变模型理论 | 第56-66页 |
·分数阶导数与Abel 模型 | 第56-58页 |
·采用分数阶导数的流变模型 | 第58-64页 |
·分数阶导数粘弹性模型的参数确定方法 | 第64-66页 |
·几种经典粘弹性模型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描述的评估 | 第66-67页 |
·分数阶导数粘弹性模型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描述的评估 | 第67-73页 |
·几种分数阶导数粘弹性模型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描述的评估 | 第67-70页 |
·沥青混合料分数阶导数三元件模型的分析 | 第70-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4 分数阶导数型粘弹性结构的动力学有限元方程及数值解 | 第75-87页 |
·分数阶导数型粘弹性结构动力学状态方程的数值算法 | 第75-81页 |
·含分数阶导数项的动力学方程的数值算法 | 第76-78页 |
·数值算例 | 第78-81页 |
·分数阶导数型粘弹性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方程 | 第81-86页 |
·分数阶导数三元件固体模型理论及其分析 | 第81-83页 |
·有限元格式化 | 第83-86页 |
·分数阶导数型粘弹性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方程的数值解 | 第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5 车辆-路面系统的激励特性分析 | 第87-102页 |
·引言 | 第87-89页 |
·路面表面特性分析 | 第89-98页 |
·路面不平整度的概念 | 第89-91页 |
·路面不平整度的频域描述和分析 | 第91-96页 |
·路面不平整度的时域描述和分析 | 第96-98页 |
·随机路面激励仿真模型 | 第98-99页 |
·车辆-路面系统振动模型的建立 | 第99-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6 车辆—路面耦合系统相互作用研究 | 第102-131页 |
·路面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02-105页 |
·路面结构几何模型 | 第102页 |
·单元的性质及选择 | 第102-104页 |
·边界条件及层间接触 | 第104-105页 |
·材料模型及参数 | 第105页 |
·车辆—路面系统耦合关系 | 第105-108页 |
·车辆—路面系统几何耦合关系 | 第106-107页 |
·车辆—路面系统力学耦合关系 | 第107-108页 |
·车辆-路面耦合系统运动方程的求解及程序实现 | 第108-112页 |
·车辆-路面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112-128页 |
·车辆随机动载荷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112-115页 |
·车辆随机动载荷作用下的路面动态粘弹性响应分析 | 第115-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3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31-133页 |
·主要结论 | 第131-132页 |
·展望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2页 |
详细摘要 | 第142-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