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 | 第11-13页 |
1.2.2 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思路框架 | 第16-17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概念理论与政策梳理 | 第19-29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2.1.1 科技创新政策的概念 | 第19-20页 |
2.1.2 政策评价的概念 | 第20页 |
2.2 基本理论阐述 | 第20-21页 |
2.2.1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公共政策评价理论 | 第21页 |
2.3 河北省科技创新政策梳理 | 第21-29页 |
2.3.1 科技创新政策分类 | 第21-22页 |
2.3.2 科技创新政策现状 | 第22-29页 |
3 政策评价模型选择与指标体系构建 | 第29-36页 |
3.1 政策效果评价标准 | 第29-30页 |
3.1.1 政策评价原则 | 第29页 |
3.1.2 政策评价标准 | 第29-30页 |
3.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介绍 | 第30-31页 |
3.2.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0页 |
3.2.2 隶属度 | 第30-31页 |
3.3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1-34页 |
3.3.1 指标的选取 | 第31-33页 |
3.3.2 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3.4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34-36页 |
4 河北省及各市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实证分析 | 第36-49页 |
4.1 河北省政策实施效果实证分析 | 第36-44页 |
4.1.1 河北省政策评价指标隶属度 | 第36-37页 |
4.1.2 河北省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7页 |
4.1.3 河北省科技创新政策效果得分 | 第37-38页 |
4.1.4 河北省科技创新政策效果分析 | 第38-44页 |
4.2 河北省11 个设区市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实证分析 | 第44-49页 |
4.2.1 各市科技创新政策指标隶属度数据 | 第44-45页 |
4.2.2 各市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5页 |
4.2.3 各市科技创新政策效果得分 | 第45-49页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9-5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9-54页 |
5.1.1 研究结论 | 第49-51页 |
5.1.2 政策建议 | 第51-54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5.2.1 研究不足 | 第54-55页 |
5.2.2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