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应用于中温区的区熔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性能优化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2页
    1.1 热电基本理论第13-18页
        1.1.1 热电效应第13-14页
        1.1.2 热电器件及其性能参数第14-16页
        1.1.3 热电材料的输运特性第16-18页
    1.2 (Bi,Sb)_2(Te,Se)_3基热电材料第18-30页
        1.2.1 (Bi,Sb)_2(Te,Se)_3基热电材料基本性质第19-23页
        1.2.2 (Bi,Sb)_2(Te,Se)_3基热电材料的性能优化策略第23-25页
        1.2.3 (Bi,Sb)_2(Te,Se)_3基热电材料研究现状第25-30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第30-32页
第二章 试验方法和设备第32-40页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第32-33页
        2.1.1 实验材料第32页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32-33页
    2.2 材料的制备第33-34页
    2.3 材料的物性表征第34-40页
        2.3.1 物相的结构分析第34-35页
        2.3.2 材料微观形貌分析及成分分析第35页
        2.3.3 电性能测试第35-36页
        2.3.4 热性能测试第36-37页
        2.3.5 霍尔测试第37-38页
        2.3.6 声速测试第38-40页
第三章 n型Bi_(2-x)Sb_xSe_3中温区热电性能第40-62页
    3.1 引言第40-41页
    3.2 SPS法和区熔法制备Bi_(2-x)Sb_xSe_3合金第41-43页
        3.2.1 Bi_(2-x)Sb_xSe_3合金的SPS法制备第42页
        3.2.2 Bi_(2-x)Sb_xSe_3合金的区熔法制备第42-43页
    3.3 SPS多晶Bi_(2-x)Sb_xSe_3合金的表征和性能研究第43-52页
        3.3.1 物相和结构表征第43-46页
        3.3.2 Bi_(2-x)Sb_xSe_3合金的热电性能第46-52页
    3.4 区熔Bi_(2-x)Sb_xSe_3合金的表征和性能研究第52-61页
        3.4.1 物相和结构表征第53-54页
        3.4.2 区熔Bi_(2-x)Sb_xSe_3的电输运性能第54-56页
        3.4.3 区熔Bi_(2-x)Sb_xSe_3的热输运性能第56-57页
        3.4.4 区熔Bi_(2-x)Sb_xSe_3样品的zT值第57-58页
        3.4.5 In掺杂提高区熔Bi_(2-x)Sb_xSe_3样品的热电性能第58-61页
    3.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n型区熔(Bi,Sb)_2(Te,Se)_3材料的中温区性能优化第62-72页
    4.1 n型区熔Bi_2Te_(2.7)Se_(0.3)中温性能优化第63-67页
        4.1.1 Zn掺杂的物相结构第63-64页
        4.1.2 Zn掺杂的电输运性能第64-66页
        4.1.3 Zn掺杂的热输运性能第66页
        4.1.4 Zn掺杂的zT值第66-67页
    4.2 n型区熔Bi_(1.8)Sb_(0.2)Te_(2.85)Se_(0.15)中温性能优化第67-71页
        4.2.1 SbI_3掺杂的物相组成第67-68页
        4.2.2 SbI_3掺杂的电输运特性第68-70页
        4.2.3 SbI_3掺杂的热输运特性第70页
        4.2.4 SbI_3掺杂的zT值第70-71页
    4.3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p型区熔(Bi,Sb)_2(Te,Se)_3材料的中温区性能优化第72-84页
    5.1 In掺杂p型Bi_(0.3)Sb_(1.7)Te_(2.85)Se_(0.15)中温性能研究第73-77页
        5.1.1 In掺杂的物相结构第73页
        5.1.2 In掺杂的电输运性能第73-76页
        5.1.3 In掺杂的热输运性能第76页
        5.1.4 In掺杂的zT值第76-77页
    5.2 Ag掺杂p型Bi_(0.3)Sb_(1.7)Te_(2.85)Se_(0.15)中温性能研究第77-82页
        5.2.1 Ag掺杂的物相结构第77-78页
        5.2.2 Ag掺杂的电输运性能第78-80页
        5.2.3 Ag掺杂的热输运性能第80-81页
        5.2.4 Ag掺杂的zT值第81-82页
    5.3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6页
致谢第96-98页
个人简历第98-9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渡金属修饰SAPO-34的合成及其NH3选择催化还原NOx性能研究
下一篇:掺杂改性钛酸锶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