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过渡金属修饰SAPO-34的合成及其NH3选择催化还原NOx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NO_x的来源及危害第11-12页
    1.3 NO_x的消除方法第12-13页
    1.4 脱硝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13-21页
        1.4.1 贵金属催化剂第13-14页
        1.4.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第14-16页
        1.4.3 分子筛催化剂第16-21页
    1.5 选题策略第21-23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3-31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3-24页
        2.1.1 实验药品第23-24页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4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24-27页
        2.2.1 一步合成法制备催化剂第24-26页
        2.2.2 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第26-27页
        2.2.3 离子交换法制备催化剂第27页
    2.3 催化剂的表征第27-30页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27页
        2.3.2 N2吸附-脱附等温线(BET)分析第27-28页
        2.3.3 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第28页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第28页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第28页
        2.3.6 核磁共振(NMR)分析第28页
        2.3.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分析第28-29页
        2.3.8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分析第29页
        2.3.9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29页
        2.3.10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分析第29-30页
    2.4 催化剂的性能测试第30-31页
第3章 MnNi-SAPO-34的制备及其NH_3-SCR性能第31-52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催化剂表征第31-42页
        3.2.1 催化剂的物理结构特性分析第31-33页
        3.2.2 SEM表征第33-34页
        3.2.3 TEM表征第34-35页
        3.2.4 NMR表征第35-38页
        3.2.5 UV-vis表征第38-39页
        3.2.6 NH_3-TPD分析第39-40页
        3.2.7 XPS分析第40-42页
    3.3 DRIFTS分析第42-46页
        3.3.1 NH_3吸附分析第42-43页
        3.3.2 NO+O_2吸附分析第43-44页
        3.3.3先吸附NO+O_2后通入NH_3第44页
        3.3.4先吸附NH_3后通入NO+O_2第44-46页
    3.4 催化剂性能研究第46-51页
        3.4.1 催化剂性能测试第46-47页
        3.4.2 NO和NH_3氧化第47-48页
        3.4.3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第48-49页
        3.4.4 催化剂不同空速测试第49-50页
        3.4.5 催化剂水热稳定性测试第50页
        3.4.6 抗水性能测试第50-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浸渍法合成Cu/SAPO-34-HI及其NH_3-SCR性能第52-63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催化剂的表征第52-60页
        4.2.1 催化剂的物理结构特性分析第52-55页
        4.2.2 SEM表征第55页
        4.2.3 UV-vis表征第55-56页
        4.2.4 NH_3-TPD表征第56-58页
        4.2.5 XPS表征第58-60页
    4.3 催化剂性能研究第60-62页
        4.3.1 催化剂性能测试第60-61页
        4.3.2 催化剂不同空速测试第61-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离子交换法合成Cu/SAPO-34-HE及其NH_3-SCR性能第63-85页
    5.1 引言第63页
    5.2 催化剂表征第63-73页
        5.2.1 催化剂的物理结构特性分析第63-65页
        5.2.2 SEM表征第65-66页
        5.2.3 NMR表征第66-69页
        5.2.4 UV-Vis表征第69-70页
        5.2.5 NH_3-TPD表征第70-71页
        5.2.6 XPS表征第71-73页
    5.3 DRIFTS分析第73-77页
        5.3.1 NH_3吸附分析第73-74页
        5.3.2先吸附NO+O_2后通入NH_3第74-75页
        5.3.3先吸附NH_3后通入NO+O_2第75-76页
        5.3.4 CO吸附分析第76-77页
    5.4 催化剂性能研究第77-84页
        5.4.1 催化剂性能测试第77-79页
        5.4.2 催化剂的不同空速测试第79-80页
        5.4.3 催化剂NH_3氧化能力第80-81页
        5.4.4 催化剂水热稳定性测试第81-82页
        5.4.5 抗水抗硫性能测试第82-84页
    5.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结论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8页
致谢第98-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介孔三氧化钨基电极的制备及电致变色储能双功能器件设计
下一篇:应用于中温区的区熔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性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