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电磁学、电动力学论文--电磁学论文--电磁波与电磁场论文

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太赫兹手性依赖透射及偏振控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太赫兹概述第7-8页
    1.2 超材料简介第8-9页
    1.3 表面等离激元(SPs)第9-11页
        1.3.1 SPs简介第9-10页
        1.3.2 超表面控制SPs激发第10-11页
    1.4 手性材料简介第11-12页
    1.5 本章小结第12-13页
第二章 超构孔结构调控手性依赖透射的基本理论第13-20页
    2.1 金属孔与圆偏振光的相互作用研究第13-16页
        2.1.1 金属孔激发的等离激元轨道角动量(OAM)第13-15页
        2.1.2 金属孔透射电场的角动量第15-16页
    2.2 激发SPs的相位控制第16-18页
    2.3 激发SPs的轨道角动量(OAM)控制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超构孔结构调控手性依赖透射第20-32页
    3.1 结构设计第20-25页
        3.1.1 金属孔的透射谱模拟第20-21页
        3.1.2 SPs激发单元的选取第21-22页
        3.1.3 金属环结构的设计第22-23页
        3.1.4 超构孔结构的整体设计第23-25页
    3.2 时域信号分析第25-27页
    3.3 设计思路第27-29页
    3.4 手性依赖透射的连续调控第29-30页
    3.5 调控手性依赖的SPs激发第30-31页
    3.6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和实验测量第32-46页
    4.1 光电导天线产生和探测THz波的原理第32-33页
    4.2 8f-THz-TDS系统简介第33-35页
    4.3 近场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的搭建第35-39页
        4.3.1 近场光电导探针探测太赫兹波原理第35-36页
        4.3.2 NSTM系统的搭建第36-39页
    4.4 实验样品的加工流程第39-42页
    4.5 超构孔结构的实验测量第42-45页
        4.5.1 测量方法第42-44页
        4.5.2 超构孔结构性质的实验验证第44-45页
        4.5.3 操控手性依赖透过率的实验结果第45页
    4.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基于超构孔结构的偏振态控制器第46-56页
    5.1 斯托克斯参数第46-49页
        5.1.1 定义第46-47页
        5.1.2 斯托克斯矢量第47-48页
        5.1.3 庞加莱球第48-49页
    5.2 线偏振态控制器第49-54页
        5.2.1 设计方案第49-50页
        5.2.2 结构设计和分析第50-52页
        5.2.3 模拟结果及分析第52-54页
    5.3 椭圆偏振态控制器第54-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6.1 结论第56页
    6.2 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5-66页
致谢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核心力量训练对山东省男子排球队运动员跳发球技术的影响
下一篇:对自行车运动员姜帆冬训专项训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