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6-21页 |
·基金制养老基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规模 | 第16-17页 |
·基金制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 | 第17-21页 |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22-25页 |
·基本结构 | 第22-24页 |
·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5-26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25-26页 |
·论文的不足 | 第26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6-3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6-31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31-36页 |
第2章 基金制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理论基础 | 第36-53页 |
·基金制养老基金的一般性理论 | 第36-43页 |
·养老基金的一般性概念 | 第36-37页 |
·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 第37-39页 |
·基金制养老基金的经济内涵 | 第39-41页 |
·养老金经济学的两个主要流派 | 第41-43页 |
·基金制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理论 | 第43-53页 |
·养老基金投资原则和方向 | 第43-44页 |
·养老基金资产配置理论 | 第44-48页 |
·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理论 | 第48-49页 |
·养老基金投资风险理论 | 第49-51页 |
·养老基金投资监管理论 | 第51-53页 |
第3章 基金制养老基金投资风险收益分析 | 第53-82页 |
·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投资风险收益分析 | 第53-55页 |
·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投资资产风险和收益分析 | 第53-54页 |
·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投资组合风险收益分析 | 第54-55页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风险收益分析 | 第55-79页 |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资产风险和收益分析 | 第55-72页 |
·社会保障基金历史资产配置分析 | 第72-74页 |
·社会保障基金资产配置收益分析 | 第74-75页 |
·资本市场投资收益与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因果关系分析 | 第75-78页 |
·现有资产资产配置模拟分析 | 第78-79页 |
·小结 | 第79-82页 |
·养老基金投资渠道单一 | 第79页 |
·股票市场投资风险大 | 第79-82页 |
第4章 基金制养老基金投资监管分析 | 第82-95页 |
·基金制养老基金投资监管的必要性 | 第82-85页 |
·养老基金投资风险与监管 | 第82-84页 |
·养老基金投资监管与市场失灵 | 第84-85页 |
·基金制养老基金投资监管现状 | 第85-86页 |
·采用以行政监管为主的投资监管模式 | 第85-86页 |
·采用严格限量监管模式 | 第86页 |
·基金制养老基金投资监管问题分析 | 第86-91页 |
·养老基金投监管者角色不明确 | 第86-88页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对投资管理人缺乏有效的监管 | 第88-89页 |
·实行严格限量监管模式缺乏盈利的的动力和压力 | 第89-90页 |
·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 第90页 |
·没有建立起养老基金投资风险预警监督指标体系 | 第90-91页 |
·基金制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监管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91-95页 |
·现有基金制养老基金监管体系所产生的问题 | 第91-92页 |
·现有基金制养老基金管理模式产生的问题 | 第92-93页 |
·现有基金制养老基金风险管理体系产生的问题 | 第93-94页 |
·4 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 | 第94-95页 |
第5章 基金制养老基金投资运营选择分析 | 第95-158页 |
·养老基金投资渠道的拓展 | 第95-108页 |
·资本市场投资 | 第95-97页 |
·海外投资 | 第97-98页 |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 第98-106页 |
·养老基金投资方向选择的思考 | 第106-108页 |
·静态最优资产配置模拟分析 | 第108-114页 |
·养老基金只投资资本市场时的最优资产配置 | 第109-111页 |
·加入基础设施投资时养老基金最优资产配置 | 第111-113页 |
·两种资产配置结果的比较 | 第113-114页 |
·多阶段动态最优资产配置模拟分析 | 第114-139页 |
·多阶段动态最优资产配置模型的建立 | 第114-118页 |
·个人账户养老基金中期动态资产配置模拟分析(2010-2015) | 第118-128页 |
·个人账户养老基金长期动态资产配置模拟分析(2016-2020) | 第128-131页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中期动态资产配置模拟分析(2010-2015) | 第131-134页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长期动态资产配置模拟分析(2016-2020) | 第134-137页 |
·小结 | 第137-139页 |
·金融危机时期动态资产配置模拟分析 | 第139-151页 |
·以经济周期为依据的资产价格分析 | 第140-143页 |
·个人账户养老基金中期动态资产配置模拟分析(2010-2015) | 第143-145页 |
·个人账户养老基金长期动态资产配置模拟分析(2016-2020) | 第145-147页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中期动态资产配置模拟分析(2010-2015) | 第147-148页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长期动态资产配置模拟分析(2016-2020) | 第148-150页 |
·小结 | 第150-151页 |
·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效应分析 | 第151-158页 |
·静态资产配置下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效应分析 | 第151-153页 |
·多阶段动态资产配置下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效应分析 | 第153-155页 |
·金融危机情形下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效应分析 | 第155-158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58-182页 |
·结论 | 第158-164页 |
·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与目标替代率的实现程度 | 第158-160页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收益率与隐性债务偿还率的实现程度 | 第160-162页 |
·不同投资模式下资产配置特征 | 第162-164页 |
·提高我国基金制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绩效的建议 | 第164-182页 |
·拓宽养老基金投资渠道 | 第164-165页 |
·完善资本市场 | 第165-167页 |
·创新个人账户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模式 | 第167-169页 |
·构建养老基金风险管理体系 | 第169-174页 |
·建立养老基金配套监管体系 | 第174-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91页 |
致谢 | 第191-1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92-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