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前药表面修饰纳米红细胞囊膜的制备及其抗肿瘤细胞活性评价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主要缩略词表第8-9页
1 绪论第9-26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纳米载药体系的种类、制备方法及后期修饰第10-16页
        1.2.1 纳米载药体系的种类第10-13页
        1.2.2 纳米载药体系的制备方法第13-14页
        1.2.3 纳米载药体系的设计理念及粒径控制第14-16页
        1.2.4 纳米载药体系的后期修饰第16页
    1.3 抗肿瘤药物各组分材料概述第16-24页
        1.3.1 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第17-18页
        1.3.2 聚乙二醇第18-19页
        1.3.3 红细胞囊膜第19-21页
        1.3.4 伊立替康(irinotecan)第21-22页
        1.3.5 细胞膜载体第22页
        1.3.6 红细胞载体第22-24页
    1.4 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点第24-26页
        1.4.1 研究内容第24页
        1.4.2 研究意义第24-25页
        1.4.3 研究创新点第25-26页
2 前药聚合物DSPE-PEG-Ir合成及表征第26-29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实验材料第26-27页
    2.3 实验方法第27-28页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前体药物修饰纳米红细胞囊膜及DSPE-PEG-Ir@RBCNV制备及表征第29-39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实验材料第29-30页
    3.3 实验步骤第30-33页
        3.3.1 红细胞囊膜的制备第30页
        3.3.2 DSPE-PEG-Ir及DSPE-PEG-DOX插入红细胞囊膜第30-31页
        3.3.3 红细胞囊膜上DSPE-PEG-Ir插入效率的检测第31页
        3.3.4 纳米红细胞微囊的制备第31页
        3.3.5 纳米颗粒材料的表面表征第31-32页
        3.3.6 载药纳米红细胞微囊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研究第32-33页
        3.3.7 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过程第33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3-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载药纳米红细胞微囊的细胞功能验证第39-48页
    4.1 引言第39-40页
    4.2 实验材料第40-41页
    4.3 实验方法第41-44页
        4.3.1 巨噬细胞吞噬实验第41页
        4.3.2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第41-42页
        4.3.3 肿瘤细胞药物摄取表征第42-44页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4-47页
        4.4.1 巨噬细胞吞噬实验第44-45页
        4.4.2 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第45-46页
        4.4.3 肿瘤细胞药物摄取表征第46-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结论与展望第48-49页
    5.1 主要结论第48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附录第55页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5页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疏水纳米铝膜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应用研究
下一篇:等离子体共振增强上转换改性光催化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