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叉口选型及优化设计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2 交叉口设计综述 | 第18-33页 |
2.1 城市道路交叉口 | 第18-19页 |
2.1.1 平面交叉口 | 第18页 |
2.1.2 立体交叉口 | 第18-19页 |
2.2 交叉口优化概述 | 第19-21页 |
2.3 交叉口的比选 | 第21-28页 |
2.3.1 平面交叉口的比选 | 第21-23页 |
2.3.2 立体交叉口的比选 | 第23-27页 |
2.3.3 优化比选依据 | 第27-28页 |
2.4 交叉口设计流程 | 第28-30页 |
2.5 交通量预测思路和方法 | 第30-32页 |
2.5.1 .交通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30-31页 |
2.5.2 .交通预测方法及过程 | 第31-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交叉口优化评价 | 第33-52页 |
3.1 环境评价 | 第33-37页 |
3.1.1 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 第33-34页 |
3.1.2 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3.1.3 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建议 | 第35-37页 |
3.2 经济评价 | 第37-44页 |
3.2.1 评价依据和方法 | 第38-39页 |
3.2.2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 第39-41页 |
3.2.3 行车效益的计算 | 第41-44页 |
3.3 节能评价 | 第44-48页 |
3.3.1 道路运输节能的概念 | 第44-45页 |
3.3.2 运输中燃油消耗的影响因素 | 第45-48页 |
3.4 社会评价 | 第48-50页 |
3.4.1 社会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3.4.2 互适性分析 | 第49-50页 |
3.4.3 社会风险分析 | 第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 案例应用研究与分析 | 第52-71页 |
4.1 案例介绍 | 第52-53页 |
4.2 案例交叉口优化的可行性研究 | 第53-54页 |
4.2.1 优化目的 | 第53页 |
4.2.2 优化的必要性 | 第53-54页 |
4.3 新沂互通现状分析及交通量预测 | 第54-60页 |
4.3.1 现状分析 | 第54-57页 |
4.3.2 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57-58页 |
4.3.3 交通量预测 | 第58-60页 |
4.4 新沂西互通现状及交通量预测 | 第60-69页 |
4.4.1 现状分析 | 第60-64页 |
4.4.2 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64-65页 |
4.4.3 交通量预测 | 第65-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5 交叉口改造方案 | 第71-90页 |
5.1 交叉口改造原则 | 第71-72页 |
5.1.1 设计理念 | 第71页 |
5.1.2 总体设计原则 | 第71-72页 |
5.1.3 路线交叉改造原则 | 第72页 |
5.2 新沂互通 | 第72-75页 |
5.2.1 方案一平交方案 | 第72-74页 |
5.2.2 方案二立交方案(B型单喇叭) | 第74页 |
5.2.3 方案三隧道+平交方案 | 第74-75页 |
5.2.4 三种方案比较 | 第75页 |
5.3 新沂西互通 | 第75-81页 |
5.3.1 方案一平交方案 | 第75-78页 |
5.3.2 方案二立交方案(T型互通) | 第78-79页 |
5.3.3 方案三上跨+平交方案 | 第79-80页 |
5.3.4 三种方案比较 | 第80-81页 |
5.4 优化结果预期 | 第81-83页 |
5.5 优化结果评价 | 第83-86页 |
5.5.1 环境评价 | 第83页 |
5.5.2 经济评价 | 第83-84页 |
5.5.3 节能评价 | 第84-86页 |
5.5.4 社会评价 | 第86页 |
5.6 措施及建议 | 第86-89页 |
5.6.1 交通疏解方案 | 第87页 |
5.6.2 施工交通组织方案 | 第87-8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6.1 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90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