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冻土区管道周围土壤融沉冻胀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1.1.1 冻土水热力三场耦合模拟研究 | 第8-9页 |
1.1.2 埋地管道周围冻土多场耦合研究 | 第9-10页 |
1.1.3 融沉冻胀的工程实验进展 | 第10-11页 |
1.2 冻土区土壤融沉冻胀防治措施 | 第11-13页 |
1.2.1 热棒技术原理 | 第11页 |
1.2.2 国外热棒技术的发展 | 第11-12页 |
1.2.3 国内热棒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1.2.4 热棒数值模拟研究 | 第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采用热棒技术的水热力三场耦合数学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 | 第15-34页 |
2.1 物理模型 | 第15-18页 |
2.2 数学模型 | 第18-26页 |
2.2.1 冻土土壤温度场数学模型 | 第18页 |
2.2.2 冻土土壤水分场数学模型 | 第18-20页 |
2.2.3 冻土土壤应力场数学模型 | 第20-23页 |
2.2.4 漠大线管道内油流的换热方程 | 第23-24页 |
2.2.5 漠大线管道防腐保温层、钢管壁和结蜡层的换热方程 | 第24页 |
2.2.6 边界条件 | 第24-26页 |
2.3 计算区域的离散 | 第26-29页 |
2.3.1 漠大线管道的沿线网格划分 | 第26-27页 |
2.3.2 漠大线管道周围土壤区域的空间离散 | 第27-29页 |
2.4 控制方程的离散及求解方法 | 第29-34页 |
2.4.1 漠大线管道周围冻土的导热方程离散 | 第29页 |
2.4.2 漠大线管道周围冻土的水分场控制方程离散 | 第29-31页 |
2.4.3 漠大线管道内原油的换热方程离散 | 第31页 |
2.4.4 漠大线管道防腐保温层、钢管壁和结蜡层导热方程离散 | 第31-32页 |
2.4.5 漠大线管道周围冻土的应力场控制方程离散 | 第32页 |
2.4.6 热棒边界处理 | 第32-34页 |
第3章 采用热棒技术的漠大线水热力三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 | 第34-46页 |
3.1 漠大线计算参数 | 第34-35页 |
3.2 数学模型的验证 | 第35-36页 |
3.3 冻土类型的影响 | 第36-40页 |
3.4 热棒对漠大线管道周围冻土的影响 | 第40-46页 |
3.4.1 冻土温度场分布情况 | 第40-43页 |
3.4.2 冻土应力场分布情况 | 第43-46页 |
第4章 冻土区管道周围热棒的布置设计研究 | 第46-68页 |
4.1 热棒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 第46-47页 |
4.2 热棒与管道的距离因素分析 | 第47-53页 |
4.3 热棒埋深因素分析 | 第53-59页 |
4.4 热棒角度因素分析 | 第59-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