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刀具、磨料、磨具、夹具、模具和手工具论文--刀具论文--锯及锉刀论文

金刚石圆锯片动态特性分析及减振降噪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1.1 引言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4-24页
        1.2.1 圆锯片噪声研究第14-17页
        1.2.2 圆锯片振动特性研究第17-19页
        1.2.3 锯切机理和锯切力研究第19-21页
        1.2.4 圆锯片减振降噪技术研究第21-24页
    1.3 课题研究背景和内容第24-26页
    1.4 论文研究的组织结构第26-28页
第二章 锯片固有特性及横向再生颤振模型计算分析第28-50页
    2.1 金刚石圆锯片模态分析理论基础第28-31页
    2.2 金刚石圆锯片的模态试验第31-37页
        2.2.1 金刚石圆锯片模态试验设计第32-33页
        2.2.2 金刚石圆锯片模态试验分析方法第33-35页
        2.2.3 金刚石圆锯片模态试验分析第35-37页
    2.3 金刚石圆锯片有限元模态分析第37-45页
        2.3.1 有限元模态分析理论基础第38页
        2.3.2 基于BlockLanczos法的模态求解原理第38-40页
        2.3.3 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第40-43页
        2.3.4 不同因素对固有频率的影响第43-45页
    2.4 金刚石圆锯片横向再生颤振模型第45-50页
        2.4.1 金刚石圆锯片横向再生颤振数学模型第46-48页
        2.4.2 金刚石圆锯片横向再生颤振模型求解第48-50页
    2.5 本章小结第50页
第三章 金刚石圆锯片锯切石材过程动力学研究第50-89页
    3.1 弹性动力学计算理论基础第51-56页
        3.1.1 动力学分析方法第51-54页
        3.1.2 接触-碰撞问题数值计算方法第54-56页
    3.2 FEM算法理论基础第56-58页
    3.3 FEM-SPH耦合算法理论基础第58-66页
        3.3.1 SPH法基本理论第58-63页
        3.3.2 FEM-SPH固定耦合算法基本理论第63-64页
        3.3.3 FEM-SPH自适应耦合算法基本理论第64-66页
    3.4 材料本构关系的建立第66-73页
        3.4.1 夹盘本构模型第67页
        3.4.2 圆锯片基体本构模型第67-68页
        3.4.3 锯齿节块本构模型第68页
        3.4.4 石材本构模型第68-73页
    3.5 金刚石圆锯片锯切石材过程仿真分析第73-81页
        3.5.1 基于FEM的石材锯切过程仿真分析第74-76页
        3.5.2 基于FEM-SPH耦合算法的石材锯切过程仿真分析第76-81页
    3.6 石材锯切过程圆锯片等效应力分析第81-82页
    3.7 石材锯切过程锯切力分析第82-88页
        3.7.1 锯切力理论分析基础第82-84页
        3.7.2 锯切加工实验平台及测力系统第84-85页
        3.7.3 锯切力计算结果分析与实验验证第85-86页
        3.7.4 锯切参数对锯切力的影响第86-88页
    3.8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四章 锯切系统多物理场耦合计算与分析第89-117页
    4.1 声学分析理论基础第90-92页
        4.1.1 声学基本概念第90-91页
        4.1.2 声学波动Helmholtz方程第91页
        4.1.3 声学边界条件第91-92页
    4.2 流体计算理论基础第92-96页
        4.2.1 流体运动控制方程第92-94页
        4.2.2 流体数值计算方法第94-96页
    4.3 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方法及计算流程第96-102页
        4.3.1 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第96-97页
        4.3.2 声辐射数值分析方法第97-100页
        4.3.3 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计算流程第100-102页
    4.4 锯切系统多物理场耦合计算及分析第102-110页
        4.4.1 多物理场耦合计算模型第102-103页
        4.4.2 锯片周围流场数值模拟与分析第103-106页
        4.4.3 锯片振动响应与噪声分析第106-110页
    4.5 锯切参数对锯片振动响应和噪声的影响第110-112页
    4.6 锯切过程噪声特性分析第112-114页
        4.6.1 锯切噪声指向性研究第112-113页
        4.6.2 发声体辐射面积对噪声声压级影响第113-114页
    4.7 本章小结第114-117页
第五章 圆锯片尺寸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第117-149页
    5.1 响应面模型第118-122页
        5.1.1 响应面模型理论基础第118-120页
        5.1.2 响应面模型的误差分析第120-122页
    5.2 试验设计方法第122-125页
        5.2.1 全因子试验设计第123页
        5.2.2 正交试验设计第123-124页
        5.2.3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第124页
        5.2.4 D-最优设计第124-125页
    5.3 序列响应面法的构造第125-128页
    5.4 基于序列响应面优化策略的锯片结构低噪声优化设计第128-144页
        5.4.1 设计变量第128-131页
        5.4.2 约束条件第131-133页
        5.4.3 锯切系统低噪声优化数学模型及计算流程第133-137页
        5.4.4 锯切系统低噪声优化结果与分析第137-144页
    5.5 圆锯片制备及噪声实验分析第144-148页
        5.5.1 锯切噪声指向性分析第145-146页
        5.5.2 锯切参量对锯切噪声影响规律第146-148页
    5.6 本章小结第148-149页
第六章 圆锯片动态拓扑优化设计研究第149-165页
    6.1 圆锯片基体拓扑优化方案第149-150页
    6.2 动态拓扑优化设计基本理论第150-154页
        6.2.1 混合元胞自动机理论基础第150-151页
        6.2.2 材料参数化第151-153页
        6.2.3 设计目标第153-154页
    6.3 低噪声圆锯片动态拓扑优化策略第154-158页
        6.3.1 圆锯片减振降噪数学模型第154-156页
        6.3.2 初始变量和加载条件第156页
        6.3.3 动态拓扑优化收敛准则第156-157页
        6.3.4 圆锯片动态拓扑优化实施流程第157-158页
    6.4 低噪声圆锯片动态拓扑优化计算与分析第158-160页
    6.5 开槽圆锯片制备及噪声实验分析第160-164页
        6.5.1 锯切噪声指向性分析第161-162页
        6.5.2 锯切参量对锯切噪声影响第162-164页
    6.6 本章小结第164-16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65-170页
    7.1 全文结论第165-167页
    7.2 创新点第167-168页
    7.3 未来工作展望第168-170页
参考文献第170-180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80-182页
致谢第182页

论文共1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间目标多频段ISAR融合成像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体系对抗仿真中雷达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