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临界1200MW汽轮机中压缸结构强度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2 超超临界汽轮机发展概况 | 第8-9页 |
1.3 汽轮机结构强度及寿命设计概况 | 第9-11页 |
1.3.1 高温蠕变强度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2 疲劳强度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3 高温蠕变-疲劳耦合问题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课题研究目标和主要工作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汽缸强度及寿命考核基础理论和计算方法 | 第13-25页 |
2.1 高温蠕变和疲劳强度理论基础 | 第13-18页 |
2.1.1 蠕变强度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2.1.2 疲劳强度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1.3 线性累积损伤预测法 | 第17-18页 |
2.2 汽缸结构强度及寿命考核概述 | 第18-19页 |
2.2.1 汽缸基于强度的分析设计 | 第18页 |
2.2.2 汽缸蠕变寿命分析 | 第18-19页 |
2.2.3 汽缸低周疲劳寿命分析 | 第19页 |
2.3 汽缸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19-22页 |
2.3.1 汽缸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20-21页 |
2.3.2 汽缸应力应变场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21-22页 |
2.3.3 汽缸蠕变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22页 |
2.4 螺栓热应力和应力松弛计算方法 | 第22-24页 |
2.4.1 螺栓热应力的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2.4.2 螺栓应力松弛的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中压内缸蠕变损伤分析 | 第25-46页 |
3.1 中压内缸结构与工作参数 | 第25-31页 |
3.1.1 中压内缸几何模型 | 第25-26页 |
3.1.2 中压内缸有限元模型 | 第26-27页 |
3.1.3 中压内缸边界条件 | 第27-31页 |
3.2 中压内缸蠕变强度计算 | 第31-42页 |
3.2.1 中压内缸额定工况温度场 | 第31-32页 |
3.2.2 中压内缸额定工况应力场 | 第32-35页 |
3.2.3 中压内缸额定工况位移场 | 第35-38页 |
3.2.4 中压内缸蠕变强度分析 | 第38-42页 |
3.3 中压内缸中分面密封性能计算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中压内缸启停疲劳损伤分析 | 第46-63页 |
4.1 中压内缸启动过程分析 | 第46-55页 |
4.1.1 中压内缸启动瞬态温度场 | 第48-52页 |
4.1.2 中压内缸启动瞬态应力场 | 第52-55页 |
4.2 中压内缸停机过程分析 | 第55-59页 |
4.2.1 中压内缸停机瞬态温度场 | 第56-58页 |
4.2.2 中压内缸停机瞬态应力场 | 第58-59页 |
4.3 中压内缸启停疲劳寿命分析 | 第59-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总结 | 第63-64页 |
5.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