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10-17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2.现实意义 | 第11页 |
(三)文献综述及评价 | 第11-13页 |
1.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13页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五)数据来源 | 第14页 |
(六)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七)创新点及不足 | 第16-17页 |
1.创新点 | 第16页 |
2.研究不足 | 第16-17页 |
一、理论依据及相关政策 | 第17-23页 |
(一)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1.农村贫困老年人口 | 第17页 |
2.农村养老保障 | 第17页 |
3.多元养老需求 | 第17-19页 |
(二)相关理念及理论依据 | 第19-21页 |
1.交换理论 | 第19-20页 |
2.血亲价值论 | 第20页 |
3.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20-21页 |
(三)现有相关政策及执行情况 | 第21-23页 |
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第21页 |
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21-22页 |
3.相关扶贫政策 | 第22-23页 |
二、农村贫困老年人口贫困类型及养老保障现状分析 | 第23-33页 |
(一)农村贫困老年人口贫困类型 | 第23-26页 |
1.因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赡养人致贫 | 第23页 |
2.因赡养人无赡养能力致贫 | 第23-24页 |
3.因赡养人不尽赡养义务致贫 | 第24页 |
4.因老人身患重病致贫 | 第24-25页 |
5.因突发灾祸致贫 | 第25-26页 |
(二)不同贫困类型农村老年人口养老保障需求侧重分析 | 第26-28页 |
1.五保贫困老年人口养老保障需求侧重 | 第26页 |
2.因赡养人无赡养能力导致的养老保障需求侧重 | 第26-27页 |
3.因赡养人不尽赡养义务导致的养老保障需求侧重 | 第27页 |
4.因老人身患重病导致的养老保障需求侧重 | 第27页 |
5.因突发灾祸致贫导致的养老保障需求侧重 | 第27-28页 |
(三)农村贫困老年人口养老保障现状分析 | 第28-33页 |
1.农村贫困老年人口的养老经济保障 | 第28-29页 |
2.农村贫困老年人口的养老健康保障 | 第29-30页 |
3.农村贫困老年人口的养老居住及日常生活照料保障 | 第30-31页 |
4.农村贫困老年人口的养老精神心理保障 | 第31-33页 |
三、农村贫困老年人口养老保障存在的困境及成因 | 第33-44页 |
(一)农村贫困老年人口养老保障困境分析 | 第33-38页 |
1.家庭代际关系逐渐疏远,“独居养老”现象普遍 | 第33-35页 |
2.医药费用高昂,医疗负担难以减轻 | 第35-36页 |
3.生活质量难以改善,多元需求无法满足 | 第36页 |
4.政府负担沉重,保障水平难以提升 | 第36-38页 |
5.政策实施效果受消极因素干涉、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 第38页 |
(二)农村贫困老年人口养老保障困境的成因分析 | 第38-44页 |
1.传统“孝文化”缺失,家庭养老作用减弱 | 第38-40页 |
2.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缺陷,医疗保障体系不尽完善 | 第40-41页 |
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注重养老物质保障,忽略养老精神保障 | 第41页 |
4.扶贫措施缺乏针对性,政策实施主体单一 | 第41-43页 |
5.政策实施缺乏灵活性及强制性 | 第43-44页 |
四、农村贫困老年人口养老保障困境解决对策 | 第44-50页 |
(一)解决农村贫困老年人口养老保障困境的基本原则 | 第44页 |
(二)农村贫困老年人口养老困境解决具体对策 | 第44-50页 |
1.巩固家庭养老保障地位,继续发挥其应有作用 | 第44-46页 |
2.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 | 第46-47页 |
3.加强政策制定针对性,提高养老扶贫保障力度 | 第47-48页 |
4.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减轻政府负担 | 第48-49页 |
5.消除消极因素影响,促进政策作用有效发挥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8页 |
后记(含感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