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实践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第11页
        1.3.1 文献研究方法第11页
        1.3.2 系统研究方法第11页
        1.3.3 定性分析方法第11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3-17页
    2.1 相关概念第13-15页
        2.1.1 智慧城市的概念第13-14页
        2.1.2 信息的概念第14-15页
        2.1.3 信息安全的概念第15页
        2.1.4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概念第15页
    2.2 理论基础第15-17页
        2.2.1 治理理论第15-16页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6页
        2.2.3 风险社会理论第16-17页
第3章 我国智慧城市环境下信息安全的新特征和新风险第17-21页
    3.1 智慧城市环境下信息安全的新特征第17-18页
        3.1.1 信息安全对城市管理提出新要求第17页
        3.1.2 信息安全对先进科技更加依赖第17页
        3.1.3 信息传播高效快捷,信息安全开放动态第17-18页
        3.1.4 信息安全保障需全民参与第18页
    3.2 智慧城市环境下信息安全的新风险第18-21页
        3.2.1 智慧城市基础信息设施存在的安全风险第18-19页
        3.2.2 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的信息安全风险第19-20页
        3.2.3 智慧城市居民生活中的信息安全风险第20-21页
第4章 我国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的成因第21-26页
    4.1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立法执法层面的原因第21-22页
        4.1.1 相关立法不完善第21页
        4.1.2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第21-22页
    4.2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技术相对落后第22-23页
        4.2.1 国内信息安全技术缺乏创新第22页
        4.2.2 过度依赖国外先进技术第22-23页
    4.3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匮乏第23-24页
        4.3.1 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缺乏重视第23页
        4.3.2 相关领域缺乏必要的技术人员配备第23-24页
    4.4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缺失第24-25页
        4.4.1 管理制度不规范第24页
        4.4.2 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第24-25页
    4.5 个人安全意识与责任感欠缺第25-26页
第5章 我国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第26-30页
    5.1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可能造成的政治安全影响第26页
    5.2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可能造成的经济安全影响第26-27页
    5.3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可能造成的文化安全影响第27-28页
    5.4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可能造成的社会安全影响第28-30页
第6章 我国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第30-40页
    6.1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目标第30-31页
        6.1.1 提高智慧化政府治理效率第30页
        6.1.2 优化智慧化产业创新能力第30-31页
        6.1.3 提升智慧化民生服务水平第31页
    6.2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原则第31-32页
        6.2.1 政府主导的原则第31-32页
        6.2.2 系统组织的原则第32页
        6.2.3 民生导向的原则第32页
    6.3 构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技术体系支撑第32-36页
        6.3.1 构建基于一个中心与四个层面的技术体系第32-34页
        6.3.2 提升核心技术水平第34-36页
        6.3.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配备力量第36页
    6.4 构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管理体系第36-40页
        6.4.1 建立信息安全监管平台第36-37页
        6.4.2 确立信息安全政策法规第37-38页
        6.4.3 配备信息安全风险应急小组第38页
        6.4.4 组建信息安全知识培训机构第38-40页
结束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作者简历第43-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优酷公司并购土豆公司财务协同效应分析
下一篇:手游行业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以腾讯并购Surpercell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