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泵浦亚稳态氩气激光器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25页 |
| 1.1 DPRGL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3页 |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 2 光栅复合腔半导体激光泵浦源的实验研究 | 第25-45页 |
| 2.1 体布拉格光栅的基本特性 | 第25-28页 |
| 2.2 普通镀膜LD泵浦源实验研究 | 第28-41页 |
| 2.3 减反膜LD泵浦源实验研究 | 第41-4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3 Ar/He混合气体的射频容性放电实验研究 | 第45-69页 |
| 3.1 气体放电与诊断装置 | 第45-48页 |
| 3.2 放电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诊断 | 第48-64页 |
| 3.3 Ar*粒子数密度的吸收测量 | 第64-6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4 半导体泵浦Ar*激光的理论模拟 | 第69-89页 |
| 4.1 纵向泵浦模型介绍 | 第69-72页 |
| 4.2 激光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72-81页 |
| 4.3 Ar*粒子数密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81-84页 |
| 4.4 双波长泵浦Ar*激光理论模拟 | 第84-8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 5 半导体泵浦Ar*激光的实验研究 | 第89-107页 |
| 5.1 塑料腔泵浦实验 | 第89-95页 |
| 5.2 金属腔泵浦实验 | 第95-105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 6 功率放大——横向泵浦DPRGL模型分析 | 第107-122页 |
| 6.1 计算模型 | 第107-113页 |
| 6.2 格点划分和模型正确性验证 | 第113-114页 |
| 6.3 计算结果 | 第114-121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22-125页 |
| 7.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122-124页 |
| 7.2 展望 | 第124-125页 |
| 致谢 | 第125-1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7-141页 |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 第141-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