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富锂层状LiNi0.8Co0.15Mn0.05O2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其改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2-14页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4-17页
        1.3.1 层状LiNi_xCo_yMn_(1-x-y)O_2材料第14-16页
        1.3.2 尖晶石型LiMn_2O_4第16-17页
        1.3.3 橄榄石型LiFePO_4第17页
    1.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7-18页
    1.5 隔膜和电解液第18-19页
    1.6 富锂层状LiNi_xCo_yMn_(1-x-y)O_2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第19-21页
        1.6.1 共沉淀法第19页
        1.6.2 溶胶凝胶法第19-20页
        1.6.3 高温固相法第20页
        1.6.4 喷雾干燥法第20-21页
    1.7 富锂层状LiNi_(0.8)Co_xMn_(0.2-x)O_2材料的改性研究第21-23页
    1.8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3-24页
第二章 实验仪器、药品及测试技术、制备方法第24-30页
    2.1 主要实验试剂第24页
    2.2 实验设备与测试仪器第24-25页
    2.3 实验方案及步骤第25-27页
        2.3.1 富锂层状LiNi_(0.8)Co_(0.15)Mn_(0.05)O_2材料的制备第25-26页
        2.3.2 正极片制备和CR2032型扣式电池组装第26-27页
    2.4 材料物理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检测第27-30页
        2.4.1 X射线粉末衍射仪分析测试(XRD)第27-28页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第28页
        2.4.3 热重分析测试(TG)第28页
        2.4.4 锂电池充放电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8-29页
        2.4.5 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第29-30页
第三章 富锂层状LiNi_(0.8)Co_(0.15)Mn_(0.05)O_2材料的制备探究第30-63页
    3.1 前言第30-31页
    3.2 实验流程及工艺参数探究第31-32页
        3.2.1 实验流程第31-32页
        3.2.2 实验工艺参数探究第32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2-57页
        3.3.1 镍钴锰前驱体热重测试分析(TG)第32-33页
        3.3.2 不同预烧温度对制备LiNi_(0.8)Co_(0.1)Mn_(0.1)O_2材料的影响第33-36页
        3.3.3 不同预烧保温时长对制备LiNi_(0.8)Co_(0.1)Mn_(0.1)O_2材料的影响第36-39页
        3.3.4 不同终烧温度对制备LiNi_(0.8)Co_(0.1)Mn_(0.1)O_2材料的影响第39-44页
        3.3.5 不同的终烧保温时长对制备LiNi_(0.8)Co_(0.1)Mn_(0.1)O_2材料的影响第44-47页
        3.3.6 不同的锂配比对制备LiNi_(0.8)Co_(0.1)Mn_(0.1)O_2材料的影响第47-51页
        3.3.7 不同的锂源对制备LiNi_(0.8)Co_(0.1)Mn_(0.1)O_2材料的影响第51-54页
        3.3.8 不同钴锰配比对制备LiNi_(0.8)Co_xMn_(0.2-x)O_2材料的影响第54-57页
    3.4 实验制备工艺优化探究第57-62页
        3.4.1 实验流程第57-58页
        3.4.2 草酸预处理对制备LiNi_(0.8)Co_(0.15)Mn_(0.05)O_2材料的影响第58-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富锂层状LiNi_(0.8)Co_(0.15)Mn_(0.05)材料的掺杂(Mg和Al)改性探究第63-75页
    4.1 前言第63页
    4.2 实验设计及步骤第63-65页
        4.2.1 镁掺杂固相法制备LiNi_(0.8)Co_(0.15)Mn_(0.05-x)Mg_x第63-64页
        4.2.2 铝掺杂固相法制备LiNi_(0.8)Co_(0.15)Mn_(0.05-y)Al_y第64-6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5-73页
        4.3.1 LiNi_(0.8)Co_(0.15)Mn_(0.05-x)Mg_x材料制备探究第65-69页
        4.3.2 LiNi_(0.8)Co_(0.15)Mn_(0.05-y)Al_y材料制备探究第69-73页
    4.4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五章 液态丙烯腈低聚物(LPAN)复合LiNi_(0.8)Co_(0.15)Mn_(0.05)O_2材料的改性探究第75-94页
    5.1 前言第75-76页
    5.2 实验流程与步骤第76-77页
        5.2.1 Li_(1.05)Ni_(0.8)Co_(0.15)Mn_(0.05)O_2和LPAN复合改性实验第76-77页
    5.3 LPAN复合LiNi_(0.8)Co_(0.15)Mn_(0.05)O_2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7-93页
        5.3.1 不同质量比LPAN复合LiNi_(0.8)Co_(0.15)Mn(0.05)O_2材料第77-82页
        5.3.2 不同终烧温度对制备LPAN-LiNi_(0.8)Co-(0.15)Mn_(0.05)O_2的影响第82-88页
        5.3.3 不同制备工艺对LiNi_(0.8)Co_(0.15)Mn_(0.05)O_2材料的影响第88-93页
    5.4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六章 结论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压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用新型哌啶类离子液体电解质的研制
下一篇:原子层沉积法制备钛基纳米电极材料及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