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高压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用新型哌啶类离子液体电解质的研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1.1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1-12页
    1.2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第12-15页
        1.2.1 正极材料第12页
        1.2.2 负极材料第12-13页
        1.2.3 隔膜第13页
        1.2.4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第13-15页
    1.3 锂离子电池面临的挑战第15-16页
    1.4 安全性电解质第16-22页
        1.4.1 添加剂第16-18页
        1.4.2 新型安全性电解质体系第18-22页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2-24页
        1.5.1 研究目的第22-23页
        1.5.2 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2章 实验原料、仪器和方法第24-30页
    2.1 实验材料第24-25页
    2.2 实验仪器第25页
    2.3 实验方法第25-30页
        2.3.1 电极的制备第25-26页
        2.3.2 电解液的配置第26页
        2.3.3 电池的组装第26页
        2.3.4 测试方法第26-30页
第3章 PP_(13)DFOB的合成及其作为铝腐蚀抑制剂的研究第30-46页
    3.1 引言第30-31页
    3.2 实验部分第31-34页
        3.2.1 PP_(13)DFOB离子液体的制备第31-33页
        3.2.2 电解液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测试第33-34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4-44页
        3.3.1 热稳定性分析第34-35页
        3.3.2 电化学稳定窗口第35页
        3.3.3 铝腐蚀测试第35-38页
        3.3.4 铝腐蚀的表面形貌和表面成分分析第38-42页
        3.3.5 LiTFSI+PP_(13)DFOB/DMC电解质体系的量子化学计算第42-43页
        3.3.6 抑制铝腐蚀机理的探讨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LiTFSI+PP_(13)DFOB/Orgs电解质体系的应用研究第46-62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实验部分第46-47页
        4.2.1 电解液的配置第46-47页
        4.2.2 电极的制备以及锂离子电池的组装第47页
        4.2.3 样品表征第47页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47-60页
        4.3.1 电解质与隔膜浸润性第47-48页
        4.3.2 热重分析第48-50页
        4.3.3 LiTFSI+PP_(13)DFOB/Org电解质的电化学应用第50-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5章 安全性电解质LiDFOB+PP_(13)TFSI/Org的应用研究第62-81页
    5.1 引言第62页
    5.2 实验部分第62-64页
        5.2.1 电解液和电极的制备第62-63页
        5.2.2 电化学测试和安全性测试第63-64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4-79页
        5.3.1 热重分析第64-65页
        5.3.2 电化学浮动测试第65-66页
        5.3.3 LiDFOB基电解液与Li/Li_(1.1)Ni_(0.25)Mn_(0.65)O_2半电池相容性第66-72页
        5.3.4 LiDFOB基电解液与Li/Graphite半电池相容性第72-75页
        5.3.5 LiDFOB基电解液与RM/Graphite全电池相容性第75-78页
        5.3.6 LiDFOB基电解液的安全性测试第78-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6章 全文总结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铁基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富锂层状LiNi0.8Co0.15Mn0.05O2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及其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