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稠油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稠油藏主控因素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辽东湾地区稠油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成果 | 第12-15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3.3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19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5-16页 |
2.2 地层沉积特征 | 第16-17页 |
2.3 石油地质特征 | 第17-19页 |
2.3.1 烃源岩特征 | 第17-18页 |
2.3.2 储盖特征 | 第18页 |
2.3.3 研究区稠油分布特征 | 第18-19页 |
第三章 辽东湾地区稠油成因及降解级别的划分 | 第19-33页 |
3.1 研究区稠油物性 | 第19-22页 |
3.2 研究区稠油成因 | 第22-23页 |
3.3 研究区稠油降解级别划分 | 第23-31页 |
3.3.1 参数选择 | 第25-29页 |
3.3.2 其他参数的遴选与界限确定 | 第29-31页 |
3.4 稠油平面分布特征 | 第31-33页 |
第四章 辽东湾地区稠油形成条件及稠化过程 | 第33-41页 |
4.1 研究区稠油形成条件 | 第33-37页 |
4.1.1 地层水化学特征 | 第33-36页 |
4.1.2 稠油形成条件 | 第36-37页 |
4.2 原油稠化过程的实验分析 | 第37-41页 |
4.2.1 试验样品 | 第37页 |
4.2.2 稠油抽提过程 | 第37-39页 |
4.2.3 分析实验结果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研究区稠油成藏模式 | 第41-55页 |
5.1 边成藏边稠化 | 第41-49页 |
5.1.1 SZ36-1/LD5-2N稠油藏概况 | 第41-42页 |
5.1.2 SZ36-1/LD5-2N稠油藏主控因素 | 第42-47页 |
5.1.3 SZ36-1/LD5-2N稠油形成条件 | 第47-48页 |
5.1.4 SZ36-1/LD5-2N稠油成藏模式 | 第48-49页 |
5.2 先成藏后稠化 | 第49-55页 |
5.2.1 JZ9-3 稠油藏概况 | 第49-50页 |
5.2.2 JZ9-3 稠油藏主控因素 | 第50-53页 |
5.2.3 JZ9-3 稠油形成条件 | 第53页 |
5.2.4 JZ9-3 稠油成藏模式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