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村镇银行发展中的操作风险问题研究--以江苏丹阳保得村镇银行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标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思路与方法第11-12页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第12-13页
第二章 银行操作风险综述第13-27页
    2.1 村镇银行的概念和主要特征第13-17页
        2.1.1 概念第13页
        2.1.2 主要特征第13-14页
        2.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7页
    2.2 操作风险定义、特征与成因第17-20页
        2.2.1 操作风险定义第17-19页
        2.2.2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特征第19页
        2.2.3 操作风险成因第19-20页
    2.3 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第20-24页
        2.3.1 巴塞尔资本协议中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第20-23页
        2.3.2 我国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第23页
        2.3.3 其他方法第23-24页
    2.4 国际操作风险管理成果第24-27页
第三章 村镇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现状分析第27-39页
    3.1 村镇银行的金融需求及环境分析第27-30页
        3.1.1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分析第27-28页
        3.1.2 村镇银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第28-30页
    3.2 国外小型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现状及启示第30-34页
        3.2.1 国外小型金融机构发展及风险管理现状第30-33页
        3.2.2 国外小型金融机构对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启发第33-34页
    3.3 村镇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第34-35页
        3.3.1 内部欺诈事件隐患第34页
        3.3.2 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事件隐患第34页
        3.3.3 营业中断和信息科技系统瘫痪事件隐患第34页
        3.3.4 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事件隐患第34-35页
    3.4 村镇银行操作风险的数据分析第35-37页
        3.4.1 操作风险事件发生的业务条线分布第35-37页
        3.4.2 操作风险事件发生的损失类型分布第37页
    3.5 研究结论第37-39页
第四章 江苏丹阳保得村镇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分析第39-47页
    4.1 江苏丹阳保得村镇银行概况第39-41页
    4.2 江苏丹阳保得村镇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分析第41-42页
        4.2.1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滞后第41页
        4.2.2 风险管理不审慎客户风险加大第41页
        4.2.3 自主研发能力差操作风险加大第41-42页
        4.2.4 执行经验不足贷款挪用现象频发第42页
    4.3 江苏丹阳保得村镇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情况第42-43页
        4.3.1 银行治理结构建设第42页
        4.3.2 内控制度建设第42-43页
        4.3.3 业务流程管理第43页
        4.3.4 审计制度建设第43页
    4.4 江苏丹阳保得村镇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的问题第43-47页
        4.4.1 重营销,轻管理,内控制度管理名存实亡第43-44页
        4.4.2 责任追究不力,未起到警示作用第44页
        4.4.3 用人失察,岗位交流制度不落实第44-45页
        4.4.4 员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第45页
        4.4.5 对交易对手、投资对象等缺乏客观的分析与评估第45-47页
第五章 村镇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建议第47-53页
    5.1 村镇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环境建设第47-48页
        5.1.1 完善村镇银行操作风险监管约束第47-48页
        5.1.2 完善村镇银行操作风险市场约束第48页
    5.2 村镇银行操作风险内部环境建设第48-51页
        5.2.1 村镇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第48-49页
        5.2.2 建立与操作风险管理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第49页
        5.2.3 完善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第49-50页
        5.2.4 建立村镇银行扁平化矩阵式操作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组织结构第50-51页
        5.2.5 健全村镇银行内部审计体系第51页
    5.3 村镇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信息建设第51-53页
        5.3.1 建立案例数据库,提高操作风险计量水平第51-52页
        5.3.2 提高整体科技水平,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第52-53页
第六章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生态环境、内部控制质量与商业信用融资
下一篇:基于银校合作的收费流程再造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