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外自主定轨技术现状与发展 | 第11-14页 |
1.2.1 GPS星间链路自主定轨技术 | 第11-13页 |
1.2.2 Galileo星间链路自主定轨技术 | 第13页 |
1.2.3 GLONASS星间链路自主定轨技术 | 第13-14页 |
1.3 北斗自主定轨技术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第15-17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自主定轨理论基础 | 第19-28页 |
2.1 时间基准 | 第19-20页 |
2.1.1 历书时 | 第19页 |
2.1.2 世界时 | 第19页 |
2.1.3 原子时 | 第19-20页 |
2.1.4 协调时 | 第20页 |
2.1.5 北斗时 | 第20页 |
2.1.6 时间系统的转换 | 第20页 |
2.2 空间基准 | 第20-21页 |
2.2.1 地心惯性坐标系 | 第20页 |
2.2.2 协议地球参考系 | 第20-21页 |
2.2.3 载体坐标系 | 第21页 |
2.2.4 坐标系的转换 | 第21页 |
2.3 卫星轨道动力学模型 | 第21-24页 |
2.3.1 地球非球形引力 | 第23页 |
2.3.2 第三体引力摄动 | 第23页 |
2.3.3 太阳光压摄动 | 第23-24页 |
2.3.4 潮汐摄动 | 第24页 |
2.4 自主定轨数据处理流程及精度相关问题 | 第24-27页 |
2.4.1 数据处理流程 | 第24-26页 |
2.4.2 影响自主定轨精度的因素 | 第26页 |
2.4.3 自主定轨精度评价指标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北斗星地、星间观测方法与KA设备时延标定 | 第28-41页 |
3.1 传统L波段星地观测方法 | 第28页 |
3.2 星间链路体制观测方法 | 第28-33页 |
3.2.1 星间双向测距模式 | 第28-29页 |
3.2.2 星间测距观测方程 | 第29-30页 |
3.2.3 测距数据预处理 | 第30-33页 |
3.3 与用户算法一致的KA设备时延标定方法 | 第33-37页 |
3.3.1 与用户算法一致性分析 | 第33-35页 |
3.3.2 设备时延标定检验 | 第35-37页 |
3.4 星间、星地链路可见性分析 | 第37-40页 |
3.4.1 星间链路可见性分析 | 第37-39页 |
3.4.2 星地链路可见性分析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北斗星间链路钟差解算可行性分析 | 第41-52页 |
4.1 北斗卫星钟状态模型 | 第41-42页 |
4.2 星间链路体制钟差解算数学模型 | 第42页 |
4.3 星间链路体制钟差解算实测验证 | 第42-48页 |
4.3.1 数据说明 | 第43页 |
4.3.2 七天拟合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4.3.3 三天拟合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4.3.4 一天拟合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4.3.5 一小时拟合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4.4 钟差预报精度分析 | 第48-49页 |
4.5 星地星间联合钟差解算 | 第49-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锚固站约束下的北斗集中式自主定轨策略 | 第52-71页 |
5.1 集中式自主定轨模式 | 第52页 |
5.2 星地链路约束下的集中式批处理算法 | 第52-58页 |
5.2.1 状态方程及其线性化 | 第52-54页 |
5.2.2 观测方程及其线性化 | 第54-56页 |
5.2.3 整网定轨数学模型 | 第56-58页 |
5.3 星地链路对整网自主定轨的影响 | 第58-60页 |
5.3.1 自主定轨的秩亏问题分析 | 第58-59页 |
5.3.2 星地链路对?的可观性分析 | 第59-60页 |
5.4 集中式定轨策略的实测验证 | 第60-69页 |
5.4.1 数据说明 | 第60-62页 |
5.4.2 锚固站工作时段分析 | 第62-65页 |
5.4.3 锚固站链路选择分析 | 第65-68页 |
5.4.4 星地星间观测频度的影响 | 第68-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锚固站约束下的分布式全星座自主定轨策略 | 第71-85页 |
6.1 分布式自主定轨模式 | 第71页 |
6.2 分布式定轨序贯处理数学模型 | 第71-74页 |
6.2.1 分布式定轨的条件方程 | 第71页 |
6.2.2 基于UD分解的扩展卡尔曼滤波(EKF) | 第71-74页 |
6.2.3 分布式定轨中锚固站的作用及应用策略 | 第74页 |
6.3 仿真与验证 | 第74-84页 |
6.3.1 仿真条件设置 | 第75-77页 |
6.3.2 实验内容 | 第77页 |
6.3.3 有无锚固站的影响 | 第77-79页 |
6.3.4 锚固站数量的影响 | 第79-83页 |
6.3.5 单锚固站选址的影响 | 第83-8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85-86页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作者简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