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研究

摘要第2-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导论第17-39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7-20页
        1.1.1 选题背景第17-19页
        1.1.2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2 文献研究综述第20-33页
        1.2.1 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基本理论第20-22页
        1.2.2 个人所得税制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第22-27页
        1.2.3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选择与设计第27-31页
        1.2.4 个人所得税制模式文献研究述评第31-33页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第33-37页
        1.3.1 研究内容第33-35页
        1.3.2 研究思路第35-36页
        1.3.3 研究方法第36-37页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37-39页
        1.4.1 创新第37-38页
        1.4.2 不足第38-39页
2 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与税制模式的关系第39-55页
    2.1 对应税所得界定的两种不同理论第39-42页
        2.1.1 “所得来源”说第39-40页
        2.1.2 “净增值”说第40-42页
    2.2 应税所得的性质第42-43页
        2.2.1 分类课征法下的应税所得第42页
        2.2.2 综合课征法下的应税所得第42-43页
    2.3 应税所得的类型第43-52页
        2.3.1 分类课征法下应税所得的类型第43-44页
        2.3.2 综合课征法下应税所得的类型第44-52页
    2.4 应税所得性质与分类或综合所得税制的关系第52-55页
3 个人所得税制的基本模式第55-72页
    3.1 分类所得税制模式第56-58页
        3.1.1 基本内容第56-57页
        3.1.2 主要特点第57-58页
    3.2 综合所得税制模式第58-60页
        3.2.1 基本内容第58-60页
        3.2.2 主要特点第60页
    3.3 复合所得税制模式第60-62页
        3.3.1 基本内容第60-61页
        3.3.2 主要特点第61-62页
    3.4 世界各国(地区)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现状分析第62-72页
4 个人所得税制模式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第72-98页
    4.1 经济发展水平分析第73-80页
        4.1.1 工业化水平考察第73-79页
        4.1.2 国际化水平考察第79-80页
    4.2 税收政策目标分析第80-92页
        4.2.1 税收政治效力目标分析第80-81页
        4.2.2 税收经济效应目标分析第81-92页
    4.3 税收征收管理分析第92-96页
        4.3.1 收入支付方方面第92-93页
        4.3.2 收入所得方方面第93-94页
        4.3.3 税务机关方面第94页
        4.3.4 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第94-96页
    4.4 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变化轨迹第96-98页
5 适合中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第98-118页
    5.1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选择第98-100页
    5.2 中国税收政策目标与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选择第100-111页
        5.2.1 税收政治效力目标分析第100页
        5.2.2 税收经济效应目标分析第100-111页
    5.3 中国税收征收管理与个人所得税制模式的选择第111-114页
        5.3.1 收入支付方方面第111-112页
        5.3.2 收入所得方方面第112页
        5.3.3 税务机关方面第112-113页
        5.3.4 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第113-114页
    5.4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的目标模式与过渡模式第114-118页
        5.4.1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的目标模式第114-116页
        5.4.2 中国个人所得税制的过渡模式第116-118页
6 中国准多级综合所得税制模式设计第118-142页
    6.1 应税所得第118-136页
        6.1.1 就业所得第119-124页
        6.1.2 经营所得第124-127页
        6.1.3 投资所得第127-131页
        6.1.4 再分配所得第131-134页
        6.1.5 资本利得第134-136页
    6.2 税率第136-142页
        6.2.1 综合征收部分的税率设计第136-139页
        6.2.2 分类征收部分的税率设计第139-142页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42-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1页
后记第151-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互动仪式到共睦态:内蒙古草原旅游场中的情感能量研究
下一篇:非正式经济课税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