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肿瘤病理学、病因学论文

2-HG通过上调RIP3启动子的DNA甲基化水平从而抑制细胞坏死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3页
    1.1 细胞坏死第12-15页
        1.1.1 细胞坏死概述第12页
        1.1.2 细胞坏死的信号转导第12-14页
            1.1.2.1 RIP3是细胞坏死过程中的关键蛋白第13-14页
            1.1.2.2 MLKL是RIP3下游的关键蛋白第14页
        1.1.3 细胞坏死的生理意义第14-15页
    1.2 DNA甲基化概述第15-18页
        1.2.1 DNMT1第16-17页
        1.2.2 DNMT3第17页
        1.2.3 DNA去甲基化第17-18页
    1.3 异柠檬酸脱氢酶第18-21页
        1.3.1 IDH突变的发现第19-20页
        1.3.2 IDH突变的功能第20-21页
    1.4 立题背景第21-23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3-43页
    2.1 实验材料第23页
    2.2 实验仪器第23-24页
    2.3 分子克隆相关实验方法第24-32页
        2.3.1 表达载体第24-25页
        2.3.2 RNA干扰载体第25-27页
        2.3.3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第27页
        2.3.4 DNA电泳及片段回收第27-28页
        2.3.5 DNA连接反应第28页
        2.3.6 连接酶非依赖性克隆(Ligase Independent Clone, LIC)第28-29页
        2.3.7 小量提取质粒第29页
        2.3.8 中量提取质粒第29-30页
        2.3.9 基因组的提取第30页
        2.3.10 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第30-32页
    2.4 细胞实验相关方法第32-35页
        2.4.1 细胞培养第32-33页
        2.4.2 细胞的冻存和复苏第33页
        2.4.3 磷酸钙转染DNA第33-34页
        2.4.4 电穿孔转染DNA第34页
        2.4.5 慢病毒的包装和感染第34-35页
        2.4.6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存活率第35页
    2.5 蛋白纯化及蛋白质相关实验第35-38页
        2.5.1 原核细胞中融合蛋白的纯化第35-36页
        2.5.2 免疫共沉淀第36-37页
        2.5.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质免疫印迹第37页
        2.5.4 药物亲和反应的靶点稳定性(DARTS)第37-38页
    2.6 表观遗传相关实验第38-39页
        2.6.1 DNA甲基化水平的检测第38页
        2.6.2 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第38-39页
    2.7 肿瘤形成实验第39页
    2.8 体外DNMT1活性实验第39-40页
    2.9 双重荧光素报告系统第40-43页
        2.9.1 荧光素酶载体第41-42页
        2.9.2 Ga14-DNMT1质粒的构建第42页
        2.9.3 双重荧光素报告系统第42-43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43-76页
    3.1 IDH1第132位突变会抑制MEF细胞中的细胞坏死第43-45页
    3.2 2-HG会抑制TNF引起的细胞坏死第45-47页
    3.3 2-HG通过下调RIP3的表达量来抑制细胞坏死第47-50页
    3.4 IDH1 R132突变会增强RIP3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第50-52页
    3.5 DNMT1是2-HG下调RIP3表达量所必须的关键蛋白第52-62页
        3.5.1 TET2不参与2-HG对RIP3表达量的调节过程第52-53页
        3.5.2 KDM2A、KDM2B不参与2-HG对RIP3表达量的调节过程第53-56页
        3.5.3 KDM4C不参与2-HG对RIP3表达量的调节过程第56-57页
        3.5.4 5-AD会抑制2-HG对RIP3表达量的下调作用第57-58页
        3.5.5 DNMT1参与2-HG对RIP3表达量的调节过程第58-60页
        3.5.6 DNMT3a不参与2-HG对RIP3表达量的调节过程第60-61页
        3.5.7 DNMT3b不参与2-HG对RIP3表达量的调节过程第61-62页
    3.6 2-HG促进DNMT1与RIP3启动子的结合第62-67页
        3.6.1 2-HG不影响DNMT1的蛋白量第62页
        3.6.2 2-HG能够结合DNMT1第62-63页
        3.6.3 2-HG不影响DNMT1的活性第63页
        3.6.4 2-HG不影响DNMT1对RIP3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能力第63-65页
        3.6.5 IDH1突变会促进DNMT1与RIP3启动子的结合第65-66页
        3.6.6 2-HG会促进DNMT1与RIP3启动子的结合第66-67页
    3.7 RIP3的下调有助于IDH1突变导致的成瘤第67-73页
        3.7.1 神经胶质瘤中IDH1突变和RIP3下调具有相关性第67-68页
        3.7.2 细胞坏死的抑制可以促进IDH1突变导致的成瘤第68-73页
            3.7.2.1 IDH1突变的细胞成瘤性更强第68-69页
            3.7.2.2 RIP3会抑制细胞的成瘤性第69-71页
            3.7.2.3 细胞坏死的抑制会促进细胞的成瘤性第71-73页
    3.8 小结与讨论第73-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ffordance理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办公室用解压玩具为例
下一篇:智能车辆线控转向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