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图目录 | 第12-13页 |
表目录 | 第13-15页 |
1 绪论 | 第15-23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研究问题及目标 | 第16-18页 |
·研究问题 | 第16-17页 |
·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研究结构 | 第18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3-43页 |
·企业科技人才相关文献 | 第23-25页 |
·企业科技人才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个体创新行为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企业科技人才创新行为概念界定 | 第25页 |
·我国企业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 第25页 |
·技术创新理论 | 第25-29页 |
·技术创新概念界定 | 第25-27页 |
·技术创新的分类 | 第27-28页 |
·技术创新源 | 第28-29页 |
·创新者的个体特征研究 | 第29-33页 |
·创新者的个体特征研究概述 | 第29-31页 |
·有关动机的研究 | 第31-33页 |
·有关认知风格的研究 | 第33页 |
·研究模型理论综述 | 第33-40页 |
·理性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 | 第34-36页 |
·计划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DTPB) | 第36-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3 研究模型与假设 | 第43-55页 |
·研究思路 | 第43页 |
·研究模型 | 第43-45页 |
·研究假设 | 第45-51页 |
·动机和创新行为态度 | 第45-46页 |
·动机和创新意愿 | 第46-48页 |
·主观规范和创新意愿 | 第48页 |
·感知行为控制和创新意愿 | 第48-49页 |
·创新行为态度和创新意愿 | 第49页 |
·认知风格和创新意愿 | 第49-50页 |
·控制变量和创新意愿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5页 |
4 研究设计和调查方法 | 第55-67页 |
·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 第55-61页 |
·内部动机 | 第55-56页 |
·外部动机 | 第56-57页 |
·主观规范 | 第57-58页 |
·感知行为控制 | 第58-59页 |
·创新行为态度 | 第59页 |
·认知风格 | 第59-60页 |
·创新意愿 | 第60-61页 |
·控制变量 | 第61页 |
·研究对象和调查方法 | 第61页 |
·问卷设计和发放 | 第61-63页 |
·问卷设计过程 | 第61-62页 |
·问卷总体结构 | 第62-63页 |
·问卷发放和回收 | 第63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63-65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 | 第63页 |
·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和效度分析(Validity Analysis) | 第63-64页 |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 第64页 |
·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 | 第64-65页 |
·均值比较分析(T Test) | 第65页 |
·方差分析(Variance Analysis) | 第65页 |
·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 第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5 研究数据的处理结果 | 第67-113页 |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67-69页 |
·信度分析 | 第69-72页 |
·信度评估原则 | 第69页 |
·问卷题项的信度分析 | 第69-72页 |
·因子分析 | 第72-79页 |
·动机因子分析结果 | 第73-75页 |
·认知风格因子分析结果 | 第75-76页 |
·创新意愿影响因素因子分析结果 | 第76-78页 |
·创新意愿因子分析结果 | 第78-79页 |
·相关分析 | 第79-81页 |
·创新行为态度及其潜在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第79-80页 |
·创新意愿及其潜在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第80-81页 |
·回归分析(无控制变量) | 第81-87页 |
·影响创新行为态度的因素与创新行为态度的回归分析 | 第81-84页 |
·影响创新意愿的因素与创新意愿的回归分析 | 第84-87页 |
·偏相关分析 | 第87-90页 |
·基于外在性的外部动机与创新行为态度的偏相关分析 | 第88页 |
·基于热衷性的内部动机与创新意愿的偏相关分析 | 第88-89页 |
·基于外在性的外部动机与创新意愿的偏相关分析 | 第89-90页 |
·均值比较分析和方差分析 | 第90-93页 |
·均值比较分析 | 第90-91页 |
·方差分析 | 第91-93页 |
·回归分析(有控制变量) | 第93-97页 |
·影响创新行为态度的因素与创新行为态度的回归分析 | 第93-94页 |
·影响创新意愿的因素与创新意愿的回归分析 | 第94-97页 |
·创新行为态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97-101页 |
·中介效应检验 | 第97-98页 |
·验证结果与分析 | 第98-101页 |
·认知风格的调节作用分析 | 第101-108页 |
·调节效应检验 | 第101-102页 |
·验证结果与分析 | 第102-108页 |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 第108-113页 |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13-123页 |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113-120页 |
·内部动机与创新行为态度 | 第114-115页 |
·外部动机与创新行为态度 | 第115-116页 |
·内部动机与创新意愿 | 第116-117页 |
·外部动机与创新意愿 | 第117-118页 |
·主观规范与创新意愿 | 第118页 |
·感知行为控制与创新意愿 | 第118页 |
·创新行为态度与创新意愿 | 第118-119页 |
·认知风格与创新意愿 | 第119页 |
·关于四个控制变量 | 第119-120页 |
·管理建议 | 第120页 |
·研究局限 | 第120-121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9页 |
附录: 论文调查问卷 | 第129-133页 |
作者简历及硕士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