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劳动保险法令论文

工伤保险与第三人侵权赔偿竞合的裁判规则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8页
一、工伤保险与第三人侵权概述第8-15页
    (一)工伤与工伤保险第8-9页
    (二)第三人侵权致工伤第9-12页
        1、第三人侵权责任第9-10页
        2、第三人侵权致工伤的责任第10-12页
    (三)工伤保险与第三人侵权的竞合形式第12页
    (四)工伤保险待遇与侵权责任的差异第12-15页
        1、立法功能第13页
        2、归责原则第13页
        3、责任主体第13页
        4、给付内容第13-14页
        5、救济程序第14-15页
二、竞合处理模式的理论学说及现行规范第15-20页
    (一)国内外通行学说第15-17页
        1、取代模式第15页
        2、选择模式第15页
        3、兼得模式第15-16页
        4、补充模式第16页
        5、各模式利弊第16-17页
    (二)国内现行法律规范第17-20页
        1、立法第17-18页
        2、司法解释第18-20页
三、竞合司法实践中的裁判模式与差异成因第20-28页
    (一)司法现状第20-23页
        1、跨越两大诉讼领域,涉及多种纠纷第20-21页
        2、同案异判,类化为五种典型判法第21-23页
    (二)三种裁判模式第23-24页
        1、完全的兼得模式第23-24页
        2、有限制的兼得模式第24页
        3、总额补差模式第24页
    (三)差异的成因第24-28页
        1、理论学说分歧第24-25页
        2、法律依据缺乏第25页
        3、软法规范冲突第25-26页
        4、司法解释适用迟疑第26-28页
四、从损失及赔付看有限制兼得模式的合理性第28-32页
    (一)损失的重叠第28-29页
    (二)工伤保险与侵权赔付外延的交叉第29页
    (三)损失与赔付的衡平——有限制的兼得模式最合理第29-32页
五、统一裁判规则以防止同案异判第32-36页
    (一)赋予受伤职工两种救济途径,不限定其救济顺序第32页
    (二)依赔付项目的性质,就高或兼得第32-34页
    (三)借鉴行民关联争议的“一并审理”程序第34页
    (四)赋予工伤保险义务人追偿权,防止侵权人逃避责任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错案纠正机制的反思与重构
下一篇:公司高管劳动关系解除中的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