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图像识别的敏感文件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内外图像文本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外敏感文件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3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13-16页
第二章 图像文本文件字符识别技术第16-26页
    2.1 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第16-19页
        2.1.1 百度OCR识别第16-17页
        2.1.2 阿里OCR识别第17-18页
        2.1.3 腾讯OCR识别第18-19页
    2.2 Tesseract-ocr开源系统文字识别第19-20页
    2.3 ABBYY FineReader Engine第20-21页
    2.4 图像预处理实现第21-25页
        2.4.1 基于霍夫线变换的图像特征检测第21-23页
        2.4.2 透视变换第23-24页
        2.4.3 基于霍夫圆变换的印章检测第24-25页
    2.5 印刷体文本图像文件检测整体流程第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图像文本检测算法设计与实现第26-36页
    3.1 图像文本检测技术第26-31页
        3.1.1 图像文本检测算法思想第26页
        3.1.2 SWT笔画宽度算法第26-27页
        3.1.3 基于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图像倾斜检测第27-31页
    3.2 中文文本图像检测技术实现第31-34页
        3.2.1 中文印刷体图像感兴趣区域(ROI)第32页
        3.2.2 改进的笔画宽度算法第32-33页
        3.2.3 中文印刷体检测算法优化第33-34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4-35页
        3.3.1 中文文本图像样本库建立第34-35页
        3.3.2 文本检测结果对比规则第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敏感文件检测模型设计与实现第36-50页
    4.1 深度学习的原理第36-38页
        4.1.1 神经元模型第36-37页
        4.1.2 多层感知器模型第37页
        4.1.3 反向传播算法第37-38页
    4.2 深度学习网络第38-43页
        4.2.1 循环神经网络RNN第38-39页
        4.2.2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第39-41页
        4.2.3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第41-42页
        4.2.4 注意力分层模型第42-43页
    4.3 神经网络优化第43-45页
        4.3.1 Dropout 改进过拟合第43-44页
        4.3.2 LSTM Dropout正则化第44-45页
    4.4 基于Bi-LSTM与HAN(分层注意力机制)的敏感文件检测模型设计第45-46页
    4.5 敏感文件语料库建立第46-47页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7-49页
        4.6.1 模型参数设计第47-48页
        4.6.2 实验结果对比第48-49页
    4.7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敏感文件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第50-54页
    5.1 系统概述第50-53页
        5.1.1 图像预处理第50-51页
        5.1.2 图像扫描管理第51-52页
        5.1.3 文本图像OCR识别第52页
        5.1.4 敏感文本图像文件检测第52-53页
    5.2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54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酚醛树脂基硬碳材料的制备及储钠性能研究
下一篇:山西省旅游节目品牌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