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页 |
1.2.1 整合审计 | 第11页 |
1.2.2 审计延迟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增量贡献与创新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3页 |
2.1 审计延迟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2.1.1 审计延迟的内涵 | 第15页 |
2.1.2 审计延迟的影响因素 | 第15-18页 |
2.2 整合审计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2.2.1 整合审计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 | 第18-19页 |
2.2.2 整合审计模式的实施效果研究 | 第19-21页 |
2.3 整合审计与审计延迟文献综述 | 第21页 |
2.4 文献述评 | 第21-23页 |
3 制度背景和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3.1 整合审计制度背景 | 第23-25页 |
3.2 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3.2.1 系统协同理论 | 第25页 |
3.2.2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5-26页 |
3.2.3 审计保险理论 | 第26页 |
3.2.4 产权理论 | 第26-28页 |
4 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 第28-33页 |
4.1 整合审计、审计质量与审计延迟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 第28-30页 |
4.2 基于事务所特质的子样本研究 | 第30-31页 |
4.3 基于产权性质的子样本研究 | 第31-33页 |
5 研究设计 | 第33-37页 |
5.1 样本设计 | 第33页 |
5.2 变量设计 | 第33-35页 |
5.3 模型设计 | 第35-37页 |
6 实证分析 | 第37-56页 |
6.1 整合审计、审计质量与审计延迟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 第37-43页 |
6.1.1 描述性统计 | 第37-39页 |
6.1.2 相关性分析 | 第39-41页 |
6.1.3 多元回归结果 | 第41-43页 |
6.2 基于事务所特质的子样本研究 | 第43-48页 |
6.2.1 描述性统计 | 第43-45页 |
6.2.2 多元回归结果 | 第45-48页 |
6.3 基于产权性质的子样本研究 | 第48-52页 |
6.3.1 描述性统计 | 第48-49页 |
6.3.2 多元回归结果 | 第49-52页 |
6.4 稳健性检验 | 第52-56页 |
6.4.1 分位数回归法 | 第52-53页 |
6.4.2 变换区间 | 第53页 |
6.4.3 动态模型回归法 | 第53页 |
6.4.4 进一步分组回归 | 第53-56页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6-60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56-58页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