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1.1 我国农药的应用状况和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 第9-10页 |
1.1.1 我国农药目前的生产和应用概况 | 第9-10页 |
1.1.2 农药应用造成环境问题 | 第10页 |
1.2 有机氯农药的危害 | 第10-11页 |
1.3 除草剂二氯喹啉酸的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1.3.1 二氯喹啉酸的简介 | 第11页 |
1.3.2 二氯喹啉酸对土壤微生物和农作物的影响 | 第11-12页 |
1.3.3 二氯喹啉酸自然条件下的降解 | 第12页 |
1.3.4 二氯喹啉酸在环境中降解的影响因子 | 第12-13页 |
1.4 农药的微生物降解及污染土壤的修复 | 第13-20页 |
1.4.1 农药降解微生物 | 第13-14页 |
1.4.2 参与杂环芳香族化合物降解的微生物 | 第14-15页 |
1.4.3 细菌修复农药污染土壤的机理 | 第15-17页 |
1.4.4 二氯喹啉酸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 | 第17-18页 |
1.4.5 微生物菌剂 | 第18-19页 |
1.4.6 固体菌剂载体 | 第19-20页 |
1.4.7 土壤生物修复的衡量 | 第20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2页 |
2 引言 | 第22-23页 |
3 材料和方法 | 第23-30页 |
3.1 材料 | 第23-24页 |
3.1.1 药品试剂 | 第23-24页 |
3.1.2 仪器 | 第24页 |
3.1.3 供试菌株 | 第24页 |
3.1.4 培养基 | 第24页 |
3.2 固体菌剂载体的初步选择 | 第24-25页 |
3.2.1 测定载体的吸菌量 | 第24页 |
3.2.2 测定载体的饱和持水量 | 第24-25页 |
3.2.3 测定菌剂的储藏效果 | 第25页 |
3.3 生物修复 | 第25-26页 |
3.3.1 不同量降解菌对土壤中二氯喹啉酸的降解效果 | 第25页 |
3.3.2 降解菌对土壤中不同浓度二氯喹啉酸的降解效果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3.4 蛋白样品提取方法 | 第26页 |
3.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26页 |
3.6 邻苯二甲酸双加氧酶提取与鉴定 | 第26-27页 |
3.7 双向电泳 | 第27-30页 |
3.7.1 一向 | 第27页 |
3.7.2 二向 | 第27-28页 |
3.7.3 染色 | 第28页 |
3.7.4 质谱鉴定 | 第28-3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0-45页 |
4.1 固体菌剂的初步选择 | 第30-32页 |
4.1.1 载体的饱和持水量 | 第30页 |
4.1.2 载体的吸菌量 | 第30-31页 |
4.1.3 菌剂的储藏效果 | 第31-32页 |
4.2 降解菌对土壤中二氯喹啉酸的降解效果 | 第32-33页 |
4.2.1 不同量降解菌对土壤中二氯喹啉酸的降解效果 | 第32页 |
4.2.2 降解菌对土壤中不同浓度二氯喹啉酸的降解效果 | 第32-33页 |
4.3 降解菌对不同浓度二氯喹啉酸胁迫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33-35页 |
4.3.1 降解菌对不同浓度二氯喹啉酸胁迫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33页 |
4.3.2 降解菌对不同浓度二氯喹啉酸胁迫下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4.3.3 降解菌对不同浓度二氯喹啉酸胁迫下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页 |
4.3.4 降解菌对不同浓度二氯喹啉酸胁迫下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4.4 降解菌对不同浓度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35-37页 |
4.4.1 降解菌对不同浓度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烟株株高的影响 | 第35-36页 |
4.4.2 降解菌对不同浓度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烟株叶长的影响 | 第36页 |
4.4.3 降解菌对不同浓度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烟株叶宽的影响 | 第36-37页 |
4.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 第37-38页 |
4.6 邻苯二甲酸双加氧酶基因的扩增 | 第38-39页 |
4.7 双向电泳 | 第39-45页 |
4.7.1 双向电泳图像 | 第39-40页 |
4.7.2 质谱鉴定 | 第40页 |
4.7.3 蛋白质的分析 | 第40-45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Abstract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