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鱼腥蓝细菌PCC 7120中异形胞发育抑制蛋白HetN与细胞分裂蛋白FtsZ关系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缩略语表第8-10页
1 前言综述第10-18页
    1.1 鱼腥蓝细菌PCC 7120的异形胞发育第10-15页
        1.1.1 Anabaena sp. strain PCC 7120背景介绍第10-11页
        1.1.2 2-OG(α-ketoglutarate)胞内信号分子:感受氮源水平变化,诱导异形胞的分化第11-12页
        1.1.3 NtcA--异形胞发育的全局性调控因子第12-13页
        1.1.4 HetR—起始异形胞发育的重要蛋白第13-14页
        1.1.5 Anabaena sp. PCC 7120异形胞模式形成第14-15页
    1.2 FtsZ在原核细胞中的功能第15-17页
        1.2.1 FtsZ的结构与功能第15-16页
        1.2.2 鱼腥蓝细菌PCC 7120中FtsZ的亚细胞定位第16-17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2 材料和方法第18-32页
    2.1 菌株第18-19页
    2.2 质粒第19-20页
    2.3 常用储备液与缓冲液配方第20-21页
        2.3.1 常用储备液配方第20页
        2.3.2 常用缓冲液配方第20-21页
    2.4 培养基的配制及培养条件第21-23页
    2.5 实验所用主要分子生物学试剂第23-24页
    2.6 实验方法第24-32页
        2.6.1 提取大肠杆菌质粒DNA第24页
        2.6.2 Anabaena PCC 7120基因组DNA的小量抽提第24页
        2.6.3 质粒DNA的相关操作第24页
        2.6.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CMB80法)及常规转化第24-25页
        2.6.5 Anabaena PCC 7120接合转移第25页
        2.6.6 异形胞缺氮诱导第25-26页
        2.6.7 strep-tag标签蛋白的诱导表达与纯化第26页
        2.6.8 BradFord法检测蛋白浓度第26-27页
        2.6.9 抗体的制备与检测第27-29页
        2.6.10 细菌双杂交实验第29-3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2-46页
    3.1 超表达FtsZ导致形成连续异形胞的表型第32-33页
    3.2 HetN在Anabaena sp. PCC 7120中的亚细胞定位第33-38页
        3.2.1 hetN翻译融合质粒的构建第33-35页
        3.2.2 HetN在蓝细菌PCC 7120细胞内的定位第35-36页
        3.2.3 不同截短长度的HetN在细胞内的定位分析第36-38页
    3.3 HetN与FtsZ蛋白的体外表达与纯化以及抗体的制备第38-41页
        3.3.1 HetN与FtsZ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第38-39页
        3.3.2 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39-41页
    3.4 鱼腥蓝细菌PCC 7120体外FtsZ蛋白与HetN蛋白互作检测第41-44页
        3.4.1 通过细菌双杂交检测蛋白互作第41-43页
        3.4.2 Far-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互作第43-44页
    3.5 hetN与ftsZ共转化鱼腥蓝细菌PCC 7120第44-46页
4 总结与讨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附录 本研究所使用的引物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于高效表达外源蛋白的地衣芽胞杆菌WX-02的改造
下一篇:番茄SlCBL4与SlCBL8在耐盐性中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