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4 相关概念解析 | 第11-12页 |
1.4.1 城市避难场所 | 第11-12页 |
1.4.2 色彩心理安抚 | 第12页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12-1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5.2 论文框架及研究范围 | 第13-14页 |
1.6 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城市避难公园特征解析与色彩心理安抚理论探讨 | 第15-26页 |
2.1 城市公园作为避难场所的要素分析 | 第15-18页 |
2.1.1 空间要素 | 第16-17页 |
2.1.2 环境要素 | 第17-18页 |
2.2 城市避难公园色彩心理安抚的重要性 | 第18-23页 |
2.2.1 政策支持 | 第18-19页 |
2.2.2 色彩心理安抚对灾后心理救援的意义 | 第19-23页 |
2.3 调研案例分析 | 第23-25页 |
2.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张家口人民公园色彩特征解析 | 第26-43页 |
3.1 张家口城市概况 | 第26-27页 |
3.1.1 张家口地理及气候环境 | 第26页 |
3.1.2 张家口城市避难公园现状 | 第26-27页 |
3.2 张家口人民公园基本情况 | 第27-35页 |
3.2.1 发展沿革 | 第28页 |
3.2.2 区位环境 | 第28-29页 |
3.2.3 布局形态 | 第29-30页 |
3.2.4 问卷及调研的数据分析 | 第30-35页 |
3.3 张家口人民公园色彩调查 | 第35-37页 |
3.3.1 色彩表述方法 | 第35-37页 |
3.3.2 色彩调查方法 | 第37页 |
3.4 张家口人民公园色彩调查结果 | 第37-41页 |
3.4.1 建筑色彩现状 | 第37-38页 |
3.4.2 道路色彩现状 | 第38-39页 |
3.4.3 植被色彩现状 | 第39-40页 |
3.4.4 公共设施色彩现状 | 第40-41页 |
3.5 张家口人民公园色彩现存问题 | 第41-42页 |
3.6 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张家口人民公园色彩设计 | 第43-58页 |
4.1 张家口人民公园色彩设计原则 | 第43-45页 |
4.1.1 提高色彩识别性 | 第43页 |
4.1.2 完善绿化景观系统 | 第43-44页 |
4.1.3 完善细部色彩设计 | 第44-45页 |
4.2 张家口人民公园色彩设计 | 第45-57页 |
4.2.1 建筑色彩设计 | 第48-51页 |
4.2.2 道路色彩设计 | 第51-53页 |
4.2.3 植被色彩设计 | 第53-54页 |
4.2.4 公共设施色彩设计 | 第54-57页 |
4.3 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