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1.1 氮素污染现状和危害第8页
    1.2 生物脱氮技术第8-11页
        1.2.1 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第8-9页
        1.2.2 新型的生物脱氮技术第9-11页
    1.3 国内外厌氧氨氧化技术的研究第11页
        1.3.1 国内研究进程第11页
        1.3.2 国外研究进程第11页
    1.4 厌氧氨氧化的发现第11-12页
    1.5 厌氧氨氧化的反应机理第12-13页
    1.6 厌氧氨氧化菌第13-14页
        1.6.1 厌氧氨氧化菌的分类第13页
        1.6.2 厌氧氨氧化菌的结构第13-14页
    1.7 影响因素第14-15页
        1.7.1 温度第14页
        1.7.2 pH第14页
        1.7.3 基质抑制第14页
        1.7.4 光第14-15页
        1.7.5 溶解氧第15页
    1.8 反应器的选取第15-17页
    1.9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第2章 实验方法第18-25页
    2.1 实验装置第18页
    2.2 实验用水第18页
    2.3 接种污泥第18-20页
    2.4 分析方法及主要设备仪器第20-21页
    2.5 试剂的制备第21-22页
    2.6 氨氮和亚硝态氮的标准曲线第22-23页
        2.6.1 氨氮的测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第22-23页
        2.6.2 亚硝态氮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第23页
    2.7 实验内容第23-25页
        2.7.1 pH计的校准第23-24页
        2.7.2 温度的控制第24页
        2.7.3 pH的控制第24页
        2.7.4 浓度的控制第24-25页
第3章 分析与讨论第25-43页
    3.1 底物浓度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第25-30页
        3.1.1 氨氮底物第25-28页
        3.1.2 亚硝态氮底物第28-30页
    3.2 温度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第30-34页
        3.2.1 温度对NH_4~+的影响第30-33页
        3.2.2 温度对NO_2~-的影响第33-34页
    3.3 pH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第34-36页
    3.4 反应器进出水pH情况第36-38页
    3.5 反应器稳定运行情况第38-43页
结论第43-44页
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价钛基MOF的构建及光催化降解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铜钛基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氨选择性还原NO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