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人民调解制度在化解医疗纠纷中的实践与启示 | 第11-21页 |
第一节 人民调解制度在化解医疗纠纷中的优势与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一、人民调解制度在化解医疗纠纷中的优势 | 第11页 |
二、人民调解制度在化解医疗纠纷中的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第二节 人民调解制度在化解医疗纠纷中的实践 | 第13-16页 |
一、人民调解机制化解医疗纠纷的现状 | 第13-14页 |
二、人民调解机制化解医疗纠纷的特点 | 第14页 |
三、人民调解机制化解医疗纠纷的劣势 | 第14-16页 |
第三节 域外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 第16-21页 |
一、美国:中立第三方监察人制度 | 第16-17页 |
二、德国:由专家组成的调停队伍 | 第17-18页 |
三、日本:责任保险作为履行调解协议的财务保障 | 第18-19页 |
四、域外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制度的启示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中的专业鉴定与专家咨询制度 | 第21-32页 |
第一节 医疗损害鉴定的两种组织形式评价 | 第21-26页 |
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区别 | 第21-22页 |
二、医疗纠纷处理中损害鉴定的二元化和新发展 | 第22-24页 |
三、完善医疗损害鉴定工作规程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专家咨询制度的评鉴功能 | 第26-32页 |
一、专家咨询制度的性质与工作内容 | 第26-28页 |
二、专家咨询制度的优势 | 第28-30页 |
三、健全专家咨询制度的建议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协议的履行 | 第32-40页 |
第一节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与效力认定 | 第32-35页 |
一、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争议 | 第32-33页 |
二、人民调解协议不能简单等同于债权合同 | 第33-35页 |
第二节 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意义与完善 | 第35-37页 |
一、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意义 | 第35-36页 |
二、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完善 | 第36-37页 |
第三节 人民调解与诉讼衔接机制的现状与完善 | 第37-40页 |
一、医疗纠纷诉前与人民调解对接机制 | 第38页 |
二、完善人民调解与诉讼衔接机制的建议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